“两个国家的国君用兵打仗,我们都是违反了军令的人员,在国君的阵前也帮不上什么忙了,但是又不敢逃避刑法的处罚,所以再次求得一死,给你们抹脖子看看。”
然后,就狂呼乱喊一阵子,囚徒们纷纷举起手中的刀剑,开始抹脖子自杀了,场面很血腥,越军的队伍中顿时鲜血横飞,一列列的囚徒,脖子喷射着鲜血,纷纷倒在吴军的阵前,场面太可怕了,血光四溅,吴军都傻眼了,这是干什么?这个场面从来没有见到过。作为战士,如果是亲自在战场上参与厮杀,出现的血腥场面,一般是因为置身于战斗中,还都能接受,但是,像这样亲自看着血腥的自杀场面,却有很大的不同,这是需要很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于是,吴军都十分专注的看着这些囚徒的行为,有的甚至于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这些越军要干什么,是不是想吓死我们。
这个场面,甚至连吴王阖闾也很好奇,亲自到了阵前,看看到底是怎样的情景。
当吴军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了这些自杀的囚徒身上时。
就在这时候,已经悄悄运动到这些囚徒身后的越军正规军,开始发动冲锋,拼命的冲向了吴军,其实,双方也就是百十几步的距离,因为吴军没有防备,而且被眼前的血腥场景惊得目瞪口呆。所以很快,越国部队就冲入了吴军的阵营中。
吴国军队阵脚乱了。
越国大夫灵姑浮直接奔向吴王阖闾,准备采取斩首行动,他用戈攻击吴王阖闾,吴王阖闾赶快躲闪,长戈从阖闾的鼻子尖前落下,狠狠的砍在了阖闾的脚上,吴王阖闾脚的拇指被长戈击伤。
《左传》书上没说,阖闾脚伤到什么程度,据消息灵通专家分析,估计直接把阖闾的大拇指给砍掉了吧。
阖闾大叫一声,惨败下去,吴军也掉头就跑。
越国大胜,吴国惨败。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战斗方式,虽然失败了,但也算是开了眼了。
吴王阖闾受伤,已经不能指挥作战了,只有被迫还师,军队退却七里,不过那时候的医疗水平很差,也没有抗生素,经过这样的折腾,吴王的脚伤肯定会发炎感染的,之后就是发烧,打摆子,胡言乱语,断气。因此,吴王阖闾因伤重,死于陉,后葬今天的苏州虎丘山。
现在的苏州的名胜古迹虎丘,其实就是吴王阖闾的坟墓。
临死前,吴王阖闾命立太子夫差为吴王,这还幸亏是在出战之前伍子胥的主意,否则吴国又是一场争位的大战爆发。因为,之前阖闾一直在观察自己的儿子们,准备设立一个继承人,但是挑来挑去,总是没有结论。
夫差知道伍子胥非常得到吴王阖闾的信任,就整天的找伍子胥谈心说:“俺爸爸准备要立太子了,现在我是爸爸的儿子,非我还能是谁啊,这个事情就拜托你了。”
要知道,拥立新的国王,可是巨大的功劳,因此伍子胥也很是上心,于是就对夫差承诺:“现在太子未定,我进去给大王说说肯定就成了,你就等着胜利的消息吧。”
吴王阖闾也正好想召见伍子胥,听听他对拥立太子的意见,于是伍子胥就说:
“我听说一句古话,叫做“废于绝后,兴于有嗣”,现在我们的太子的位置还没有决定,就想是早早就失去了侍奉你的人,现在在大王的儿子中,最大的就是夫差。”
阖闾说:“夫差这个儿子有点迂腐,而且不很仁义,就怕不能很好的统帅吴国。”此时的伍子胥根本没想别的,一心想办成夫差托付的事情,要是他知道自己的结局是被夫差杀掉,肯定会借此另行建议的,但是伍子胥不是神仙,他看不到那么远。
伍子胥说:“国君应该依从拥立自己长子的规矩。”
于是,阖闾才立了夫差为太子。
现在好了,阖闾被砍掉了脚趾头,又没有良好的医疗条件,很快就感染发烧,脑子已经是稀里糊涂的了,于是就当场传旨让太子继位,然后就一命呜呼了。
阖闾也算是一代枭雄,心狠手辣,眼光开阔,亲民爱政,否则吴国不会发展到这样一个地步。
吴王阖闾死在和陉(xing)地,距离檇李只有七里的距离,可谓是死在了战场上。
鲁定公十四年,吴军回国,新的吴王夫差继位。
为了记住爸爸的仇恨,夫差就让侍从专门站在自己王宫的庭院里面,只要是看到夫差出入,就对着夫差高声大喊:
“夫差!你能忘记越王勾践杀死了你的父亲吗?”
夫差马上就回答:“不敢忘。”
三年后,夫差发兵向越王开始复仇。一场“卧薪尝胆”的故事就要上演了。不过这是下一个时代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