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我们的令尹囊瓦,就是因为多年积累了旧怨太多,所以才导致了柏举之战的失败,让国君落得了这样的下场,如今国君要想杀我,又是在效法囊瓦的做法,恐怕这样是不可以的吧。”
蓝尹亹首先是转移话题,先入为主的告诉楚王,这次楚国的失败不是因为楚王的原因,而是因为令尹囊瓦的原因,等于是为楚王摆脱了失败的责任,然后告诫楚王,不要去模仿囊瓦,因为这个囊瓦就是了混蛋甲糊涂蛋,暗示楚王,一旦你杀了我,就是效仿了囊瓦,你也就是个混蛋和糊涂蛋了。
然后,蓝尹亹开始切入正题:
“请大王想想,我之所以在成臼河避开你,就是为了警示你,大概你这次会因为这个警示,而悔恨并更改了自己的错过了吧,我这是忠臣的做法,不是用说教,而是用实际行动。
今天,我之所以敢来见你,就是想再一次观察国君的道德,有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我在心里对自己说:
我们神勇无敌,公正贤明的君王,恐怕差不多会回忆起来那些楚国革命的往事了,而且已经因为我的告诫,改正了之前的过错为教训了,我坚信,英明的楚王就是这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伟大的人。
君王如果不能重视前车之鉴,而继续积累旧怨,甚至是杀了我,这就意味着君王对我们的国家不爱惜,对自己的忠臣不爱惜,我对于死,是没有什么可怕的,这样的死,也可为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来吧,我很愿意死在我们的执法官员手中,请君王考虑一下吧。”
你说,这个蓝尹亹是不是脸皮很厚,这就是做一个政治人物的基本素质,也体现出了他的高级辩论技巧。先是转移话题,主动为楚王摆脱失败的责任,然后再是一番对楚王的马屁赞扬,最后告诉楚王,如果杀了自己,就是杀了忠臣,就是不正义的,你说这个逻辑多么优秀啊。
现在楚国令尹子西听说后,就劝楚昭王:
“让蓝尹亹恢复旧职吧,杀一个蓝尹亹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但是这样也会显示你的大度,每次见到他,就会提醒你的,也算是让你不忘前面失败的耻辱吧。”
楚昭王想了半天,也真是糊涂了,明明在自己危险的境地,就是这个蓝尹亹见死不救,现在被他一解释,竟然是还是自己的不对,虽然说他的解释中有很多辩护的技巧,即便楚王再傻,也多少认为这个理由不是很充分,不过现在倒好,他成了烫手的山药,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
思来想去,毕竟自己君王,俗话说:掉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当时自己就是掉了毛的凤凰,甚至连只鸡都不如,总不能祈求所有的人都玩命的救自己吧。
于是,楚昭王释怀了,博爱和仁慈的光环呈现他的脑袋后面了,他一个堂堂的大王,总不能和一个这样的人计较,于是就让他又回来,并亲自接见了他。
这个蓝尹亹确实很厉害,好好学学他的做人哲学和技术吧。
他很牛气,面对着同样流亡的君王和家属,很多愚忠的大臣,恐怕就会丢弃自己的亲属,去营救自己的君王,即便这样做了,他所得到的很可能就是丧失了亲人,而受到君王的表扬而已,用表扬换取亲属的性命,是否值得?
因此,蓝尹亹采取了实用主义的办法,管他娘的什么君王不君王的,之后还不知道他的下场如何,先救了自己的亲属再说。令人感到佩服的是,在楚王回国后,他竟然敢回来,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重新换的了官位和富贵,成为了一个反面的典型,为楚王增添了仁慈和光环,这真是太厉害了。
原本是一场处罚过错者,又变成了一个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