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二位诸侯的大臣们都是为鲁君着想的人,我士鞅也很想送鲁君回国,要不就这样,我愿意跟随二位一起去包围鲁国,要是不能成功的话,我们就一起死在哪里,绝不回来,你看怎么样。”
宋国乐祁犁和卫国北宫喜一听,就知道晋国是不愿意帮助鲁国了,谁愿意为别的国家的国君无辜战死,这明明就是抬杠的话,而且士鞅上来咔咔咔就是五条,说全是鲁君的过错,这不就是明摆着不想帮助鲁君了吗。
二位一看这样,也就不说话了,沉默了下来,其他国家,其实都是打酱油的,一看局面是这样,自然也就跟着晋国打了哈哈。
士鞅辞别了诸侯,回国就以鲁国的事情很难办的理由,回复了晋顷公,潦草的交了差。
鲁昭公失去了大国的帮助,流亡生活更艰难了。
这年,为了配合政治上的优势,鲁国的季平子继续的发回军事上的优势,派了孟懿子和家臣阳虎,攻击了鲁昭公常年居住的郓邑,并且在郓邑的附近,打败了鲁昭公的流亡杂牌军。
鲁昭公没有地方去了,只能是再次跑到齐国。
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了,鲁君复国的大业,还需要很长的艰难历程。齐国开始想辅佐鲁君的想法,根本无法实现,于是齐国对待鲁昭公的态度,也发生变化了。
俗话说:寄人篱下啊。
齐景公这次接待失败回来的鲁昭公,就很是冷淡,表面上准备用接待诸侯的享礼规格,来招待再次失败逃亡来的鲁昭公,这就很说明了这里面的问题了,跟着一起流亡的子家懿伯,就很明白这里面的道理,按照道理来说,齐国和鲁国都是平等级别的诸侯国,是对等的关系,他们在参拜周天子的时候,才能被按照诸侯的礼节招待,现在,齐国准备用接待诸侯的规格来招待鲁昭公,就是说鲁国国君已经低了一等,对于齐国来说,你鲁君就是诸侯国的地位了,这就是外交的规格不对等了。
但是,现在鲁昭公的状态就是这样,地位很尴尬,没有了国家,没有了城邑,犹如丧家狗一样,面对齐国这样降格的接待,也不能拒绝,面对这样降级的酒宴也不能拒绝,毕竟是寄人篱下吗,否则,连这样的饭都吃不了。
还是子家懿伯聪明,一看他们已经沦落到这这个样子,干脆,不破不立,打破一切,不要什么规矩了,所以他就干脆的说:
“我们整天在齐国混吃混喝的,还搞什么规格,喝酒,就是喝酒,不讲规格了。”
齐景公哈哈大笑,在招待的酒席上,齐景公派了家臣向鲁昭公敬酒,而且在酒宴的半道,齐君就告辞回去休息了,这就等于已经把鲁昭公当成臣子看待了。
齐、鲁大地的喝酒,有很多的规矩,按照当时的礼节,诸侯接待诸侯,若是同等级别的干部,都是要自己亲自敬酒的。如果是君王招待臣子,就可以安排自己的家臣向其敬酒,这就是规矩。
比如说:你在山东喝酒,如果主人亲自为你敬酒,这就是一种和你平等的视角接待你,如果让手下的人,代替他向客人敬酒,虽然都是一样的酒,但是意味确有很大的不同。
鲁昭公这样子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肯定不行,最终还是想起了大哥,远在西方的晋国,目前也只有江湖老大能帮助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