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帮助鲁国国君鲁昭公复国的战斗开始了。
战斗发生在“饮鼻”地区,也就是现在山东宁阳地区。
这里属于鲁国的成邑防区,成邑就是“三桓”中孟氏的采邑都邑,驻守的大将自然就是孟氏的家臣公孙朝。
大敌当前,孟氏的大将承担第一线的防守工作,而鲁国的季孙氏是国家的军事掌权者,所以,为了避免让季平子担心,成邑大夫公孙朝向季平子表决心,要求坚决战斗到底,誓死保卫鲁国城邑,季平子答应了,但是还是有些不放心。
公孙朝知道后,就要求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季平子那里,这就是要取得季平子的信任,获得此次战斗的完全指挥权,让儿子当人质质押在季平子那里。
季平子当然没有要公孙朝的儿子做质子,这毕竟是鲁国的大将,要信任自己的将军,即便不是同一个家族也要信任,季平子感慨的鼓励公孙朝说:
“我信任你,这已经就足够了,为何还要质押质子呢”
公孙朝很感动,所以一心要打一个胜仗报答季平子。
公孙朝为了减缓鲁昭公带领的齐军的攻击速度,就故意的向齐军表示了投降意愿,说:
“我们孟氏,现在是鲁国已经破败的宗族了,得不到别人的重视,而且鲁国使用了成邑的财力很多,简直是不堪负重,我们无法忍受了,所以请求归降齐军,以便得到休养生息。”
这次的齐军,不是来灭掉鲁国的,而是帮助鲁昭公复国的,只要是有利于战争的进城,都会考虑的,只要是少死战士,不血流成河,才是齐国将领所要的。
所以,齐国就不假思索的答应了公孙朝投降的请求,者也真出乎齐军的意料之外,没想到一出兵,敌人就投降了,这简直是太好了,看来,鲁国真是害怕我们齐国啊!
齐军的警惕性放松了,当齐军包围了成邑后,不加警卫的就在淄水边上饮马,军队三三两两,失去了队形,一派和平的气氛,没想到,原本已经答应投降的成邑人,却乘着这个机会突然出来攻击齐军,一下子,齐军就乱了阵营,被抢夺了很多的战马,齐军很恼火,准备决一死战,复仇,可是,城邑派来人说:
“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做给鲁国看的,你们暂时忍耐几天,我们假装防守几天,然后,就装作不敌的样子,把成邑交给你们,当然这样做也是为了我们的流浪国君,可不是为了你们齐军。”
齐军一想,城邑的人说的也有些道理,毕竟这是对抗敌国,如果真的一枪不放就投降了,似乎说不过去,于是,就很理解城邑人的说法,安静的等着成邑来投降。
齐国之所以这样的态度,也是对这次的战争没有积极性,思想绝对的麻痹,轻敌,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不想出死力拼杀,四很多的齐国士兵,毕竟这是为了让鲁君回国复辟的战争,和他们士兵们没有多少关系,所以,对待城邑人的说法,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就是当时的状态。
城邑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成邑人拼命的工作,修补城墙,摩拳擦掌,维护兵器,努力的准备战争物资,很快就完成了防守的军事准备。齐军等了几天后,看到成邑没有动静,就派人询问为何还不投降?成邑的人说:
“我们原本想投降,但是怎么也说服不了城内的老百姓,所以,暂时的就不投降了,开战吧——”
齐军气的差一点吐血。
于是,双方在“饮鼻”这个地方开始决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