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昭公四年,楚国在和晋国的沟通的前提下,又借着楚灵王上位时机,在“申地”举行的盛大诸侯会盟仪式上,中原各路的诸侯惹不起楚国,便纷纷前来祝贺并会盟,楚灵王就像是被众星捧月一样成为会盟的绝对中心人物,这种感觉非常的舒服,这让楚灵王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既然是大哥,开完了会议,总是要趁着诸侯们集合在一起搞点事情的,于是楚国的眼中钉,就成为了楚灵王关心的对象了。
谁书楚国的眼中钉?
当然是吴国了。
于是,楚灵王就顺势带着前来会盟的诸侯们,在会盟当年的秋天,即鲁昭公四年,秋天,七月,耀武扬威的征伐了吴国的朱方,一举将居住在这里的原从鲁国逃跑的庆封给抓获了,庆封可是诸侯们共认的“乱臣”,所以,马上当场游街示众,然后就斩首灭族了,当年庆封由于参与了杀害齐君的阴谋,负有弑君的大罪,楚国的这个行动,算是一石二鸟。
一则是警示了吴国,告诉他,我们楚国现在很厉害,你们吴国不是依靠晋国和中原诸侯吗,现在他们都是我的小弟了,所以以后你要老实。
二则,楚灵王的这个行动,消灭了潜逃的弑君之贼庆封,也是代表了正义的形象,算是给了中原诸侯一个大哥的交代,你们看看,我现在的楚灵王也是维护正义的国家,不要整天的瞧不起我们楚国。
吴国平白无故的挨了楚国的这一刀,肯定不愿意,从吴国崛起开始,吴国就不服楚国,两国就是死对头,现在刚有几天的和平日子,楚国就开征伐我们,这还了得,必须要报复。
所以,在这年的冬天,吴国反手就是一拳,回击楚国,直接攻击了楚国的边境的棘、栎、麻三地,这就是报复楚国攻打朱方的行动。
楚国派大将赶快的修筑这三个地方的城邑,准备防御吴国的继续进攻,算是暂时的顶住了吴国的攻击。
转眼间——
鲁昭公五年,楚灵王迎娶了晋国的公主,一下子成了晋国的女婿,这样一来,楚国和晋国的关系更进了一层,楚灵王更是得意了,他旺盛的精力要发泄,不能光在后宫发泄,还要发泄到吴国身上,这就是“内外兼修”。于是,楚灵王就借着吴国去年进攻楚国的借口,在这年的冬天,再次向吴国发动了战争。
这两个国家算是杠上了。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冬天,楚灵王又带领着中原的一些诸侯国以及自己手下的东夷小弟们,开始进攻吴国,吴国的形势比较的严峻。
好虎架不住一群狼。
楚国的薳射率领着在“蘩杨”地区的军队和楚灵王带领的御林军汇合到一起,作为进攻吴国的主力军,然后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这还不算完,楚国两路大军汇合后,又在“琐地”和越国的大夫常寿带领着越军汇合,三路大军汇合后,气势汹汹奔向吴国。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吴国。
吴国也不是豆腐做的,反应动作很快,马上开始组织军队进行反击,已经早在前线筑城的楚国大臣薳启疆,只能先带领着修筑城邑的军队,勉强迎战吴国的军队,从大局上来说,楚国是征伐一方,是主动的,吴国是被动的。但是,吴国的迅速反应,让在前线的楚军工兵部队,并没有时间等候后续大军的到来,这样一来,反而搞了楚国的薳启疆一个措手不及,这就是算时间差。
他原以为吴国会等着楚国主力的到来,双方在兵对兵,将对将,阵对阵的进行一场决战,没想到吴国人,从来都不按照常理出牌,所以,反而被吴国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薳启疆的部队匆忙中来不及设防,就被吴国在“鹊岸”这个地方给击败了,幸亏楚灵王的主力部队的及时的到达,还不至于败的太狼狈了。
好在,楚国的大军及时的赶到了前线。
楚灵王带兵驻扎到了“罗汭”,为了鼓舞士气,楚灵王亲自乘车检阅部队,楚军的士气大胜,纷纷派出了各路的斥候,积极侦查吴军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