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襄公二十七年,在“春秋中期”的历史上,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中,晋国和楚国再次休兵罢战,举行了“第二次弭兵之盟”,关于如何弭兵,我们下一个故事继续讲述,但是现在要提前说的是崔杼的下场,以便故事的连贯性。
崔柕弑君,拥立的新的齐国国君:齐景公。
这个齐景公,就是在鲁成公十六年,从鲁国逃亡齐国避难的鲁国大臣宣伯叔孙侨如的女儿,和齐灵公生的儿子。
崔杼拥立的齐景公后,自己担任齐国的宰相辅佐齐君,让庆封担任左相,并且与齐国其他大臣一起,在太庙中结盟时,崔杼诉说盟誓:如果有不亲附崔氏和庆氏的——,话还没说完,就让在一旁的晏婴给打断了,晏婴仰天长叹打断崔杼的话说:我如果不亲附忠君爱国的大臣,就不得好死,老天爷做证!接着还在崔杼愣神的时候,马上就歃血定盟了。
所以,崔杼的盟誓等于没说完。
二十三日,齐景公登基正式和群臣结盟。同时代表齐国和一直晾在宾馆里面等着结盟的莒国使者结盟。
前面已经说了,原本晋国是要征伐齐国的,报复无故遭受侵略的仇恨,因为天气原因才临时撤兵了,现在正好,你齐国能够利用晋国平定栾氏之乱的机会进攻我们,我们晋国当然也可以利用你的内乱机会来进攻你们齐国了,什么礼制和道义,暂时放到一边。
于是,晋平公再次的在“夷仪”与诸侯会师,开始攻打齐国。
这就是,齐国等来的一个化解与晋国矛盾的绝妙的理由:
以前齐国无故侵略晋国,都是齐庄公自己的主意,都是齐庄公惹的祸,我们齐国是坚决反对的,现在把他杀死了,就是给晋国出气和报仇。
甩锅给齐庄公了,这可能是齐庄公死亡唯一的功劳吧。
再加上送礼,晋国一看,也只能这样了,毕竟是主要的肇事分子齐庄公已经死了,出了气了,就同意了齐国的求盟建议。
鲁襄公二十五年,七月十二日,诸侯们一起在“重丘”重新结盟,与齐国讲和了。
崔杼娶的棠姜不是第一个老婆,棠姜是个小寡妇,既然已经嫁给了崔杼,又是东郭偃的姐姐,我们就改称为:东郭姜,这样也好区别。
崔杼之前的大老婆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叫崔成,老二叫崔强,等崔杼的大老婆去世后,才迎娶了东郭姜回家,一个死了老婆,一个死了丈夫,干柴和烈火,很是般配,东郭姜嫁过来的时候,带着和棠公生的儿子叫棠无咎,然后又和崔杼生了一个儿子,叫崔明。
东郭姜和弟弟东郭偃一起,共同辅佐崔杼。
原来的东郭偃秘书,一下子升级为小舅子了,直接把持了崔家的家政。
我们再理顺一下,崔杼现在的儿子分别是:崔成,崔强(前妻生)、棠无咎(东郭姜前夫子)、崔明(东郭姜生)。
崔成是老大,又是嫡出,所以是绝对的家庭正宗继承者。
但是崔成的身有残疾,到底是不好治疗的疾病,还是缺胳膊少腿的残疾,我们不知道,历史没记载,因此就不能当一个继承者,被废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