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时迟,那时巧,突然,栾乐的战车的车轮压上了路旁边的一个槐树根,战车就在此时翻车了,栾乐一头摔出了战车,后面跟着士鞅一起冲锋的战士,用长戟将栾乐的手臂勾住往回拉他,企图活捉栾乐,但是用力太猛,竟然直接将栾乐的手臂给割了下来,血流不止,很快,栾乐就流血致死了。
跟着前来的栾鲂,也受了重伤,和栾盈一起跑回了曲沃。
进攻都城的危急过去了,晋军马上集合部队,跟着就包围了曲沃。
结果是不言而喻了,正规军打一群失败的暴徒民兵组织人员,很快,晋军就攻克的曲沃,杀死了栾盈,栾氏整个的家族被屠杀殆尽,栾鲂出奔宋国。
栾氏,从此在晋国的政坛上失去了身影。
前面不是说了吗,这一切还有一个幕后的黑手,这就是齐庄公。
他把栾盈秘密的送到了晋国后,就等着胜利的消息,没想到栾盈的四月的叛乱并没有成功,而且还被晋军包围在了曲沃,这就很尴尬了,心里面暗暗的骂栾盈说大话,乱吹牛,不过自己不能不管,谁知道一旦栾盈被逼急了,会说出什么话来,将事情都推到齐国的身上,这还不是一场新的恶战。
既然,已经这样了,不如出兵把他们营救出来,以观时局。
这年的秋天,齐庄公就借口报复之前“平阴之战”的仇恨,带兵攻打当年积极出兵的卫国,其实这就是个幌子,因为齐庄公前往晋国必须要经过卫国,如果经过直接说是攻击晋国,去营救叛乱分子,估计还没到晋国境内,卫国就把信息报告给晋国了,所以接口征伐卫国,其实就是借道攻击晋国的意思。
卫国当然很害怕,正在准备迎战的时候,齐国的军队直接穿越卫国,转而攻击晋国了,事情就这样越来越大,齐军兵分两路,一路从孟门(河南辉县太行山故道)攻击,一路从太行山的行径进攻,直插晋国的腹心地区,其核心目地就是曲沃。
但是晋国反应很快,马上组织人马节节抵抗,齐军长途远征,基本都是轻装部队,根本就不能进行长期的作战,主要以袭扰和勇救为目的,一看目的难以达到,再加上鲁国的军队也开始进入晋国,开始援助晋军,所以齐军只能撤回了国内。在撤退的途中齐军搂草打兔子,顺便征伐了莒国一下,算是小哥欺负小弟一会儿吧。
回国后,不多久,齐国就得到了消息,栾盈全族被灭。
但是,齐国的这次入侵晋国,必然会得到晋国的报复,只不过,晋国现在还需要时间进行调整部署,暴风雨总会降临到齐国的头上的。
齐国怎么能够不害怕,晋国需要部署,齐国当然也需要准备,于是就派人和楚国积极的联系,建立钢铁同盟,一旦齐国和晋国发生战争,楚国要营救齐国。
两国互通友好使节,准备结盟,事情还没有办好,晋国就已经组织诸侯在“夷仪会盟”,开始出兵征伐齐国了,齐国精神高度紧张,连忙和楚国诉说了现在的局面,已经来不及举行会面签约仪式了,仗马上就要开打,请楚国出兵。
楚国也出兵了。
但是,楚国和晋国带领的诸侯集团又撤兵了,没有和齐国打起来,为什么?因为整个北方地区暴雨成灾,《春秋》记载:大水,八月癸已朔,日有食之。又是大水,又是日食,没法打仗,就撤兵了,等天气好了再打吧!
这一等,竟然给齐国化解与晋国的矛盾,找到了一个绝妙的理由。
到底是什么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