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年,各家各户开始送礼。
陆通、江荻谨记郭娘子的教诲,准备了丰厚的节礼,夫妻两个亲自去了青州,先给高家送了礼,随后又去了济南,给平江伯府送礼。
陈格没回家,平江伯世子那里早就派人送了信过来。
对于陈格的选择,平江伯夫人李氏不舍得,平江伯却很开心,还表示:“朝中有人好办事,三小子要是真能有出息,再好不过的。我得写信给老大,先让三小子磨了那顾御史拜个师什么的才好。”
在平江伯看来,自家孙子读几年书中进士再进御史台,那有的等,还不如拉些关系好使。除了陈格的选择,平江伯世子在信里提了另外一件事。
郭家抵达京城的时候,梁侍郎亲自登门拜访过。
大明自开国以来,文武两大派系就是敌对的。梁侍郎这种级别的文官大人物,屈尊降贵地去见一个低级的武将,所有人都知道这事不对劲,都猜不到原因,平江伯世子也不例外,只把这事告诉了父亲。对于这件事,平江伯只告诉李氏:“三小子想认的那个妹妹,会柔术的那个,她今年若是来送礼,你厚厚些回礼,最好亲自见一见人。”
李氏就问:“这里头有什么事?”
平江伯道:“我也说不好,就算我猜的是对的,对我们家也没什么大帮助,只不过是我一个念想罢了。不是多大点事,你按我说的做就行。”
有了他的这话,当江荻夫妇登门时,立即就被带到了李氏跟前。
江荻也没送什么好东西,除了自家做的点心,便是各种布料,还是按陈家房头送的。李氏接了东西,回了礼,又让人把东西送到各房,便是让各房头也回礼的意思。
两房的人,都依着李氏的意思,派了人送了回礼,但是出面的,只有尹氏这个县主。江荻备的东西里头,有许多小孩子的衣裳,料子都是拿的松江布做的,名贵又舒服。平江伯夫人李氏不大识货,县主尹氏却是识货的。尹氏恰又正窝的难受,便挺着肚子亲自谢了江荻,又回了更名贵的礼。
离开平江伯府后,说不出哪里怪异,却又总觉得不对的江荻,问陆通:“陈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陆通笑道:“管他什么药,我们不存贪念,只做自己该做的,就不用担心。”
这话在理,江荻便将这怪异丢开,叮嘱车夫:“才下过雪,路上不好走,又拉着东西,不着急,慢慢走。”
这样通情达理的主户,车夫求都求不来,满口应下,却也不着痕迹地赶着路。不喊累也不磨功夫,走起来反而更快。两日后就过了青州,傍晚时分,车夫同陆通两口子商议:“前头再走二里路就是曹预了。曹预有家客栈,不算大,我从前的主顾都乐意在那落脚,房价比城里要便宜一半。”
来的路上都是按照车夫建议的客栈落脚,基本都是实惠为主,但也没到不能入住那种,恰到好处。是以,他这会儿一说,陆通便道:“就依老伯。”
马车又走了一里路的样子,江荻忽然叫停,车夫及时停下了车,忙问:“陆娘子有事?”
江荻道:“不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