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王朝一样,萧申朝廷对于做出特殊贡献的人还是会有一定表彰的。
比如改进纺织技术的黄道婆就能得到特殊对待,甚至批准立祠供奉。
白鹏飞提出十二平均律和五线谱,没想立祠,就单纯想要一个良籍身份,毕维昭和杨立声都由心觉得这不算过分要求。
何况泰不华说是请求,其实就是示意礼部给他个面子。泰不华是萧申开科举后第一科的状元,在大都做了十多年清流官才外放地方,毕维昭等人和他过去也有几面之缘,自然会卖这个面子。
于是下午,一封请准白鹏飞为礼乐户,并《平均律琵琶曲集》的原稿就由礼部呈到宫里去了。
古代王朝,民间发现点什么有意思的东西都会往宫里呈,万一皇帝喜欢,那就算是撞到了。
所以、地经常给皇帝上供一点畸形的动物、白化的青蛙,长得很大的麦穗这种东西,还往往会编一些它们所对应的祥瑞含义。
这次礼部进贡的是白鹏飞。
不过皇帝这次好像对白鹏飞没什么兴趣,没有更多下文,但还是把请准白鹏飞为礼乐户的奏折批了。这点小事,基本算是举手之劳。
虽然皇帝没看上,但白鹏飞的《平均律琵琶曲集》在毕维昭和杨立声的推广下,还是很快在临安的音乐家间流传起来,引起了轰动。
一时间许多人都开始根据书中所说方法试制平均律琵琶,然后弹奏曲集里的曲子。
当大家知道这曲集的作者就是《牡丹亭》白鹏飞时,更对这位临安才子由衷佩服。
批准白鹏飞入籍礼乐户的文书,很快从大都走驿路回到了临安。泰不华拿到通知,便让人去叫白鹏飞。
白鹏飞看见泰府家仆上门时立马猜到了是什么事,有些惊讶于萧申的办事速度,之后连忙拿上礼物,去到临安路总管衙门。
他见到泰不华,立马行弟子礼,又送上礼物,然后很恭敬的说了几句关怀师傅的言语,白鹏飞的表现让泰不华这个多年官场的人也觉得颇为舒服。
怎么让师傅高兴这事白鹏飞前世早就练出来了,要不然前世他也不能在二十八岁时成功拜师某曲艺大佬,开始走上成功之路。
泰不华笑道:“行了,我已叫人去钱塘县取你的户籍纸,便在这后衙重新登记便可。”
哪怕白鹏飞以前并不太介意他的乐户身份,但当真的可以脱离贱籍时,此时看着那张新户籍纸,白鹏飞还是忍不住心潮澎湃。
“姓名。”
“白鹏飞。”
“籍贯。”
“临安路临安府钱塘县。”
“户计。”
“礼乐户。”当说出这个身份,看到它被写到自己新的户籍单上时,白鹏飞忍不住长长呼出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