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国迟疑片刻,道:“兄长,弟有一事不明,还望兄长直言相告。”
耿弇道:“贤弟但说无妨。”
耿国幽幽一叹,道:“兄长可知,三军将士对北伐之事颇有微词?症结在于那塞北苦寒之地,沙尘肆虐,极易迷失方向。兄长若效仿前汉卫青、霍去病之进军方略,则必败无疑啊。”
耿国官拜大司农,所谓大司农,顾名思义就是掌管朝廷府库钱粮的官员,需要经常赴各地勘察水利、渔利、矿产、田亩,收取国家赋税。此前,耿国亲自奔赴兖州改建河道,忙了一个多月,刚刚回到洛阳。故此,他还不知道指南针的事。
回到洛阳之后,听说兄长耿弇要起三十五万大军北伐,耿国忧心忡忡。立刻从司隶征集了三十万石粮草,屯于军营。却见众将领都认为北伐必败,于是面见耿弇,想问一问耿弇心中想法。
“昔日吴汉、马援率军北伐,深入塞北,结果惨败而归。不得已,将数万百姓向南方迁移。究其原因,便是在塞北迷失了方向,这才导致数月之间全军崩溃。兄长,那胡人狡诈多奸,你万不可轻敌啊!”
耿弇道:“贤弟所言,兄长岂能不知?”
“兄长既知,何故执意北伐?弟听闻,诸将请命让兄长三思,兄长虽嘴上答应,却仍旧筹集战争所用之兵戈、战甲、箭矢。恕弟直言,深入塞北,此取祸之道尔!”
耿弇轻轻一笑,走到耿国面前,取出了指南针,低声道:“弟有所不知。此物名曰指南针,颇为玄异,可保我军在塞北辨别方向。”
“指南针?”耿国眉头紧锁,将指南针握在手里掂了掂,不信道:“一个小小的铜盒,如何能保我军在塞北辨别方向?莫非是仙人所创吗?荒谬……简直荒谬!”
耿弇道:“此物非仙人所创,而是忠儿所创。”
“耿忠?”耿国愕然道:“兄长,三军安危,岂能寄托在一介小儿身上?耿忠……他不学无术,成日只知玩乐也就罢了。兄长身为大将军,何故与耿忠一般胡闹?”
耿弇也不多言,打开了指南针的表盖,坐回虎皮躺椅,咬了一口麦饼,翻看奏折。
耿国无奈的摇了摇头,把玩着指南针,满心焦虑。
凭心而论,耿国是看不起耿忠这个侄儿的。耿弇将他送到太傅邓禹那里,与皇太子一同读书,莫大的殊荣。耿忠那混账小儿做了什么?竟然逃学了!
若是他耿国的儿子敢这么皮,非要吊起来打得皮开肉绽不可。
指南针,闻所未闻。单从名字来看,应该与传说中黄帝所创之指南车无异。
黄帝?呵呵呵……腾云驾雾、撒豆成兵。那传说中的指南车,想来也是无稽之谈,怎么可能真的存在?
然而片刻之后,耿国看傻了。
“这……这……”耿国紧握指南针,嘴唇哆嗦着,如同见了鬼一般,惊道:“怎么可能?盒内之物,竟一直锁定南方?此乃神鬼之物……神鬼之物尔!当真是耿忠所创?!”
耿弇笑道:“呵呵呵……有此物在手,弟以为,我军胜算几何啊?”
耿国惊喜道:“必胜……必胜!耿忠这小儿,原以为他不学无术,不曾想,他竟精通玄学,有此奇才!呵呵呵呵……哈哈哈哈哈!弟知道了,塞北之地,兄长弹指可定也!这旷世奇功,堪比当年兄长平齐!”
耿弇严肃道:“此事,还望贤弟保密,莫要泄露出去,以防胡人奸细探听到消息。”
耿国心神大定,严肃答道:“兄长尽管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