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虽然家族兴盛,可耿弇的这位侄儿耿恭,结局却不甚美好。
永平十七年,耿恭与耿秉、窦固率军攻打车师国,并将车师国纳入东汉版图。朝廷升任耿恭为戊己校尉,屯兵金蒲城。
永平十八年,耿恭两次率军击败北匈奴。五月,北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率两万骑兵攻打金蒲城。耿恭以少胜多,迫使匈奴退兵。此时,耿忠麾下只剩千余兵卒,于是遣飞马八百里加急奔赴洛阳,请求朝廷发兵救援。
求援奏折送到时,正逢汉明帝去世,几位皇子忙于争夺皇位,朝廷根本无暇顾及边疆之事。
耿恭果断放弃金蒲城,退守疏勒,固守孤城,以数百残兵抵御北匈奴。凭借地势屡次退敌,城中缺水,耿恭就榨马粪汁来饮用。缺少粮食,便用水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兽筋皮革。耿恭与兵卒们同吃同睡,以至于兵卒们全无二心。
北匈奴数万大军围困疏勒城,猛攻数月,竟无法破城。匈奴单于敬佩耿恭的气节,便以使臣劝降耿恭。许诺说,若耿恭愿意投降,便封耿恭为白屋王。
熟料耿恭直接斩杀了使者,将那使者的血当做水来饮用,按剑斥曰:“吾乃大汉之臣,脚下乃大汉之土,焉能以身事贼?疏勒城在此,尔等欲取,可提兵来攻!”
得知使臣被斩,匈奴单于大怒,又增兵一万强攻疏勒城。耿忠召集城中青壮数百人一同守城,匈奴死伤千余,竟仍旧无法破城。
等到汉章帝继位后,大臣们认为耿恭等数百残兵已经战死了,疏勒城已经失守,没有必要浪费钱粮发兵救援。
以区区数百兵卒,怎么可能抵挡五万匈奴铁骑数月呢?耿恭要么早已战死,要么就是开城献降了。
最终,汉章帝采纳了司徒鲍昱的建议,令征西将军耿秉、酒泉太守秦彭率军万余援救耿恭。
时疏勒城已被攻破,天降大雨。耿恭等二十六位勇士被数千匈奴包围,正待引颈自刎,忽听得马蹄声自远方传来。却是范羌率领两千骑兵为前锋,杀入重围救回了耿恭。最终,连同耿恭在内,只有十三人活着回到了玉门关。
这便是‘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
有诗云:
石走沙翻风卷地,愁云望断拜甘泉。
车师横笛吹天月,疏勒残旗照祁连。
此地此时虽有厄,吾心吾志更多坚。
汉家男子皆英烈,觅个封侯露布传。
恭之节义,古今未有。
建初二年,耿恭升任长水校尉。此后,率军与羌人交战,迫使数万羌人投降。
然而,耿恭因事得罪了明德马太后之兄、马防,被马防纠集大臣上奏弹劾,免职入狱。
耿恭写了一封信给堂兄耿忠,希望耿忠能上一道奏折为自己求情。可历史上的耿忠是个懦弱无能之辈,不敢得罪马防,竟将这封信给烧了。还是堂弟耿秉于心不忍,写了一份奏折为耿恭求情,才保住了耿恭的性命。
此事之后,耿恭被遣返回乡,郁郁而终。一代忠良,却落得如此悲凉下场……
耿弇拍了拍耿恭的肩膀,笑道:“侄儿穿上这身铠甲,英俊威武,定能斩贼立功,一展心中抱负!”
耿恭道:“小侄不才,还望伯父多多教导。”
耿广去世太早,故此,耿恭几乎是耿弇一手带大的。二人之间,情同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