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接着说:“我们之前就和中国达成了代办级别的外交,我们的工作人员也带回来了一些北京的照片和胶片,但是我们的首相完全不相信那些,而且还认为那不过是中国的形象工程,不过说真的,其实我到现在也是这样想的,天知道这是不是中国人在集中全国的力量来建设北京呢?”
坐在约翰身边的秘书说:“集中全国的力量来建设首都也并不奇怪嘛,至少中国人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约翰没有接秘书的话,只是想了想,
然后开口说:“我想我也可以借这个机会去参观一下北京,看看他们的工厂,如果中国确实有能力提供优质的商品到欧洲,那么我不介意继续扩大从中国进口商品的贸易。”
秘书有些担忧的说:“我们英国要直接和中国进行贸易?”
“不,当然不。”
约翰还没有那么愚蠢:“我们还是可以继续通过香港和中国进行贸易的,这样的话,美国人就不会抓住什么把柄了,否则一个北约国家,和中国进行这种大规模的贸易……这绝对不是美国人想看到的。”
车子行驶在宽阔的长安街上没多久就驶近了钓鱼台国宾馆,先下了车的周总理也早已经等在了门口,见到约翰下车后,周总理微笑着迎了上去,和约翰握了握手。
“怎么样,约翰先生,这一路上看到的中国,和你之前印象中的中国不一样吧。”
周总理微笑着说。
“这确实出乎我的意料。”
约翰有着英国人固有的狡黠:“北京到处都在建设新的高楼和铺设新的公路,这看上去就像是一百五十年之前的华盛顿市。”
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北京是一个“新兴”的城市,也可以理解成中国落后于整个世界一百五十年,周总理也当然听出来约翰这句话的意思,他微笑却又不失威严的说:“但是我想到的是更早之前的美国,大概是一百八十年前,那时候美国也是在一片荒芜中建立起来的。”
――这句话的意思看起来是谦逊的表示中国的建设也是刚刚起步,但是暗示的其实是美国从英国控制中摆脱出来的独立战争――这其实也是讽刺从那一刻开始,英国人的日不落帝国之梦也开始渐渐的破碎。
约翰怎么会听不出这句话的意思,他呵呵笑了笑,似乎并不介意,只是和周总理一前一后的走进了国宾馆。
“总理阁下,您知道卓别林吗?”
也许是为了缓和刚才的尴尬,约翰转移了话题:“我有空的时候就会去看他的电影,还有那部在中国拍摄的《虎口脱险,上帝,那部电影我至少看过十次以上!我甚至还有那部电影的胶片拷贝,每次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总会翻出来看一次。”
周总理点了点头:“是啊,那部电影我也看过好多次,你看,至少是在看电影方面,我们还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