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是啊...
...”在场的人交头接耳一番后,认同的声音此起彼伏了起来。
小强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感觉这气氛有点不对劲。
“曹副部长,您的方向是没的,电影拍摄的也是非常棒,这些都没的说,我不懂电影,也觉得这种新的宣传手段灵活有效,值得推广!但是新的宣传手段虽然好,只是现在社会上冒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说法,有说咱们这部电影宣传民族矛盾,破坏民族团结的;还有说是宣传封建思想、宣传旧文化的;甚至还有一些同志反映,咱们这部电影里存在大量历史性和意识形态误。”
说着,王司长拿出了一份厚厚的文件,走上了主席台递给了曹小强。
“我认真调查过,本想着反驳这些看法,但是花木兰这一形象来自于《木兰辞,而《木兰辞的写作年代是北魏,也就是鲜卑族拓跋 建立的政权,这个鲜卑族呢,最早是游牧民族,后来进行了定居汉化。但是呢,在这个文化习俗上,鲜卑和我们汉族不一样,并不算是农耕民族。”
王司长一边大声说着,一边示意小强翻看材料。
“《花木兰是《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的长篇叙事诗,这个是北朝民歌嘛,北朝是指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北方五个朝代的总称,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所以这个北朝名额,说的就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歌唱,所以这部电影的拍摄,很不尊重历史,这个花木兰明明就不是汉人嘛,但是电影里却说她是汉族,这样的宣传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会误导大家嘛,以后大家都说花木兰是汉族人――主席说过,一切要实事求是嘛,我们拍电影也要实事求是啊。”
王司长这一番话说下来,小强也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小强是个喜欢拿“干货”说话的人,只要你能拿出来干货,就算当面打脸,小强也不会生气;而王司长这一番引经据典,让小强也哑口言;而此时,会场里大家也开始了窃窃私语,有不少人都一脸猜疑的看着主席台就坐的曹小强,小强想了想,刚要开口,习仲勋站了出来,摆了摆手,示意王司长坐下:“好了,这个电影的事情就不要讨论了。”
“我的本意是好的,希望曹副部长别生气。”
王司长笑嘻嘻的对说习仲勋部长说:“拍摄电影进行宣传是好办法,但是如果宣传的内容出现了问题,就会好心办坏事,现在社会上对我们这部电影的反对声音很大啊,大家都看到了,这几天报纸上各种批判电影的文章,哎,我们一一反驳吧,显得我们没肚量,不反驳吧,又好像没底气,真是难办啊,而且人民群众的想法,我们要尊重,我们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这也是主席说过的嘛。”
“好了,不要讨论这部电影了!”
习仲勋部长再次开口说道,声音也有些不悦了。
“好的,好的,不讨论了,不讨论了。”
王司长笑嘻嘻的坐了下来――虽然是坐了下来,但是还是一脸得意的在小声和身边的人说着什么。
会议继续进行,但是小强能明显感觉到,在场的很多人看自己的眼神都有些不对劲了,似乎在他们看来,小强就是个事儿精,典型的外行指挥内行,往好了说是好心办坏事,往坏了说,就是来搅混水的――原本那些年轻的同志这个时候看小强的眼神也没那么热情了,一个个也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低着头,不吱声。
“这个王司长,张口主席说过,闭口人民群众反应,不了解的人要是在场,也许真以为他是个忠党爱国的好干部,但是实际上根本就是明晃晃的故意反对新的宣传形式,先在报纸上刊登反对的文章,再装成同志一样在会议上提出这些问题――那些报纸上的批判文章哪里来的,是不是真正的人民群众的心声,他肯定比我更清楚,结果在会议上,他就变成人民群众的代表了,如果我不赞同他的做法,就是和人民群众对立,就是反对主席的话,就是冥顽不灵固执己见;如果赞同他的做法,那么更是遂了他的心愿...
...”小强想着,冷笑了一下。“这还只是第一步的试探,就这么恶心了,天知道他们面还有什么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