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看下……低碳钢,中碳钢……哎?这个不是造舰用的特种钢吗?……”越往后看,袁克敌的表情越透露出欣喜,按照小强这份采购书的标注,这次的采购已经足足有接近三千万吨了。
“袁叔,我的客户很看重这次采购,不知道我们国家能不能帮忙协调采购的事宜,还有就是这军舰的特种钢……”
“应该没问题的。”
袁克敌点头答应着。
“那就好。”
小强舒了一口气:“我还担心国家不会同意卖我的客户特种钢材呢。”
“瞧你这话说的。”
袁克敌装作生气的瞪了小强一眼:“技术都给你了,钢材留着干啥,下崽么?而且又不是造航母的特种钢材,国家不会在这里设坎的。”
“那就好,不过说真的,如果我客户要造航母的话,国家能给提供技术吗?”
小强顺水推舟的问。
“航母的钢?”
袁克敌摇着头:“你先让你客户把051造好了再说吧,别好高骛远,最后学成个印度,嘴巴上的数据吹上天,结果下水就趴窝。”
“印度也不啊,自己都能造航母了。”
小强满不在乎的说:“现在能自己造航母的国家才几个?”
听到小强这句话,袁克敌差点把比紫气歪了:“我说小强,你这是开玩笑呢还是说真的呢?谁不好学你学印度?是,印度是在造一艘什么蓝天卫士号航母,可是那破玩意就是个笑话你知道吗?印度在1989年就要计划建造航母了,他以为自己会开航母就会造,结果连图纸都是委托法国设计的,结果自己还没个谱,今天要两万吨明天改四万吨的,反复推翻法国人已经设计好的图纸,最后一直拖到2003年才算是最终敲定了图纸,白白花了好几亿的设计费。等到开始造航母了,又发现没有造航母的特种钢,到处求购,最后只有俄罗斯提供了一些,剩下的还要自己研究造特种钢的技术……中间还遇到很多技术问题,建造进度不断被拖延,简单来说,就是缺乏一个整体的规划和配套,加上薄弱的基础工业,很多东西自己不能生产需要求助他国,然后在后期组装时又遇到不同国家组建不兼容的情况……总之,你的客户学谁都好,可千万不能学印度,太丢人,太丢人了。”
“呃,是这样啊……”小强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其实小强之前就是听说印度在自己造航母,潜意识里觉得哎哟,三哥这不哦,都能自己造航母了,却没想到里面居然还有这么多烂事,联想到印度出了名的a和阿琼坦克,这时的他也算明白了完整的规划和完整的工业体系的重要性。
“还有就是付款的方式。”
小强转移了让他暴露知识不足的话题:“我的客户目前暂时拿不出全额,所以能否采用分期付款的分期采购的方式,当然,我的客户一定不会赖账的。”
听到小强这句话,袁克敌的表情立即变得哭笑不得:“小强啊,你是不是以为这钢材是有价市啊?你袁叔也不把你当外人了,实话告诉你,你这笔采购,别说分期付款了,就算你直接把几千万吨钢全拉走,然后分几年付款可能都没问题。”
“那倒不用。”
小强真是没想到中国的钢产能居然这么过剩了。“国家只要能给我的客户提供免息的分期付款待遇就好了。”
“肯定没问题。”
袁克敌点着头心说:“小强这非洲客户可真够实在的……现在国际上的钢铁都是产能过剩,供大于需,为了能卖出钢材恨不得打得头破血流,连长期息贷款甚至‘白送钢材’这样的事都能做得出,而这个非洲客户可好,自己找上门来,居然还要现金支付,这如果让鞍钢知道了,睡觉都能笑醒了。
所以,当鞍钢的张总得知了小强客户的这次长期采购计划后,说什么也要见小强一面,而当时小强偏偏在1951年,联系不上,鞍钢的负责人几乎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招待周兰和小强国际的采购部,终于在等到小强回来后,鞍钢的老总则亲自出面找到了小强。这也才有了前面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