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辽府知府马炼鸿点点头,神情略带亢奋的看向自家校长。
工部尚书马由桂停顿片刻后道:“我们所处的丹东港一带,若是真的发展起来的话,那辽东北部的唯一出海口,就会给你们镇辽府引来大批的海商群体。”
“若是你们镇辽府衙署,能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那是否就能创建出完备的纺织产业体系?”
“要知道我工业派的起家产业,那可就是纺织产业体系啊,其投入小回报率高,一旦此项产业能够扎根下来,能给你们镇辽府治下,带来怎样的回报?”
镇辽府知府马炼鸿睁大眼睛道:“对啊,下官怎么把这一点给忘了,眼下辽西治下各府,都大批的生产纺织产业所需的各项设备。”
“一旦说在我镇辽府治下,能够兴建起来纺织产业体系,那就能拥有一条稳定的财源,甚至还能引来更多的海商群体过来。”
轻工业产业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那都是快速赚取钱财的产业。
尤其是对大明所处的这些士气,当工业派所研制的各项纺织产业线,全功率的投入到生产中,那对别的地区的土布产业,将会带来极大的冲击。
一个是价格昂贵且花样极少的土布,一个是价格低廉且花样众多的布匹,相信不管是谁,那都会选择后者。
工部尚书马由桂笑着说道:“这引来了大批的海商群体,是否又衍生出了很多新的产业?比如造船产业,比如水产品加工产业。”
“镇辽府所处的地理位置,是辽东北部地区唯一的出海口,所以你们必须要抓住机遇,不要让这些优势白白的浪费掉。”
“在镇辽府沿海地带,寻找合适的地方发展造船产业,这所带来的附加产值,是不是非常巨大的?”
“而且在你们镇辽府治下,还兴建有特种钢材产业,这造船产业一旦发展起来,是不是也带动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镇辽府知府马炼鸿点点头道:“校长说的没错,先前下官所想的的确是简单了些,空坐宝山却根本没有发挥出最大成效。”
“校长,幸亏在我镇辽府治下,要推动工业新政前,你过来帮助我们指导,否则我们镇辽府治下的工业新政,从一开始就走偏了啊。”
作为工业派的灵魂核心,工部尚书马由桂,是绝对不会让辽东治下的工业新政,出现任何的问题,因为这势必会影响到日后的筹谋与部署。
为什么辽东治下的工业新政,在工部尚书马由桂的心中,占据着这么重要的地位?
因为在其心中很清楚,大明社稷日后能否改变,辽东治下的工业新政成功与否,能否带动大明边军,推进全面反攻建奴势力的筹谋,那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若是不能将辽东与半岛之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工业新政所带来的光环,就会大大的削弱,似这样的事情,是工部尚书马由桂,所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