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分水岭以东的这片区域,若是丹东港不建设好,不发展壮大起来,那上述这些府县,所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就要以陆上运输的方式,大批运往盖州府、金州府治下,这样所带来的影响将会是非常大的。
工部尚书马由桂笑着说道:“看来武志在这段时间,也是没少下功夫啊,好,有这样的眼界就是好事。”
“在你的身上,我已经看到了丹东港的未来,还看到了镇辽府的未来,更看到毗邻镇辽府等府县的未来了。”
“接下来我们就回到这丹东港本身,丹东港地处我辽东的最北端,南邻黄海,可以说是我辽东东部地区,唯一的一处出海通道。”
“武志的心中也清楚,推进工业新政的基础,就是必须要依托海上贸易线,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源源不断的卖出去,继而获取到巨额的获益。”
就先前工部尚书马由桂带领着工业派,在大明治下所筹建的工业体系,那都是沿着大明的临海之地展开的。
正是靠着这样的便利条件,使得这些地方的工业体系,都能够得到十足的发展,不断的通过海上贸易线,倾销到海外之地。
镇辽府知府马炼鸿点头道:“校长说的没错,不过想要将丹东湾筹建成丹东港,这期间需要投入大量的钱财。”
“此地的地理环境非常复杂,若是想要让下官以最快的速度,将丹东港发展起来的话,校长必须从其他地方,抽调过来一批专业性极强的团队。”
“只要能给我镇辽府绝对的支持,那么下官可以向校长立下军令状,若是不能让丹东港发展起来,那下官甘愿辞去镇辽府知府一职。”
在前来镇辽府赴任后,其就一直在做着各项准备,为日后推进工业新政,做出相应的准备。
工部尚书马由桂点头道:“武志,此次我前来镇辽府,就是想要告诉你一点,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内,辽东总督府的全部资源,都将会倾斜到你们镇辽府治下。”
“现在盖州府治下的工业新政推进,已经初步的具备了造血能力,至于兴建丹东港所需的专业队伍,我会在返回京城后给你调配过来。”
“而且在这丹东港筹建期间,我可以给你提个建议,丹东港不一定要集中在一点,可以将利于兴建港口的地区,根据自身优势发展起来。”
“这样一来的话,兴建起来的各个港口区,可用混凝土道路交通网连接起来,如此一个大的丹东港,不就出现了吗?”
镇辽府知府马炼鸿听到这里,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道:“对啊,下官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啊,先前下官算是一直进入到误区之中。”
“哈哈,校长,您所提出的建议实在是太好了,一下子算是彻底打开,我丹东港日后的发展了啊。”
其实在很多时候,很多人都会进入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状态之下。
而工部尚书马由桂,拥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眼界,所以很多时候都是站在更好的方向,来看待整个问题的。
就工部尚书马由桂,所提出来的这些建议,其实就是后世发展丹东港的正确方向。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行走,可以让镇辽府治下的丹东港发展,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这也奠定了辽东治下的各府县,有关工业新政稳步向前推进的根本所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