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3章 金州府的新生(2)(2 / 2)

若是辽东之地发展起来了,那日后对建奴势力展开全面反攻时,大明无需从其他地方调拨资源,仅靠着辽东连带着半岛布政司,就能确保大明边军的各项军事部署。

“其实在这一块的产业,东安你们还能进一步的拓展。”

工部尚书马由桂,接着又说道:“比如军工体系下的甲具加工,比如蜡烛的生产,比如肥皂的生产,若是能将这些工厂都能筹建起来,那就能为金州府再开辟出一些财源。”

“我们金州府的优势,就在于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产业链,在流水线的生产下,就能大批量的出产。”

“当聚集在旅顺港的海商群体,知道这些物美价廉的商品后,那他们一定会大规模的采购这些。”

金州府知府曹国旺神情激动道:“对啊,校长说的很好,下官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些,若是能完善这些产业体系的话,那我金州府就能提前筹建大连港。”

自工部尚书马由桂,提出双港口规划后,在金州府知府曹国旺的心中,就一直想让还在蓝图上的大连港,以最快的速度筹建起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筹建发展,金州府知府曹国旺很明白,金州府想要出现翻天覆地的改变,那就必须要完成双港口规划的落实。

工部尚书马由桂笑着说道:“我就知道在东安的心中,一直都没有忘记大连港的筹建,不过想要实现这一点,可不仅需要完善这些产业体系。”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将金州府治下的造船厂,尽快的投入到生产中才行,毕竟我们发展双港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带动金州府的对外贸易发展。”

“但仅靠着外来的海商群体,这远远是不够的,东安必须要设法增强,属于金州府本土的海商群体才行。”

随着地方环境的改变,那必定会引发一系列的变化,那些不甘心就这样生活下去的,必然就会加入到发展的浪潮中。

先前在工业派控制的那些地方,随着地方工业体系的兴盛,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出现了一批工业既得利益群体。

他们依附在这样的大势下,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发展壮大,渐渐的也跻身于上升阶层。

金州府知府曹国旺点头道:“校长说的对,目前在金州府衙署有意识的扶持下,已经出现了一批工业新政的引领者。

按照校长先前所讲,要让一小部分群体富裕起来,继而带动剩下的人发展起来,是我们工业新政的内核驱动之一。

不过金州府治下的造船厂,想要真正发展起来,还需要调配过来技术骨干,这些事情,下官已经跟我们工业派同僚取得了联系,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迎来很大的改变。”

受工部尚书马由桂的影响,他们工业派与东林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仕途,而将自己治下所拥有的的一切,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一方需要支援发展的时候,其他地方为官的工业派官员,就会积极地调动麾下,协助他们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