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工部尚书马由桂,正在紧急赶赴前线的途中,那辽东总督孙传庭他们的心中,就更加的没有任何担心的了。
总兵官曹文诏点头道:“督师放心,这些事情末将都已经派人去做了,绝对不会让建奴安生下去的。”
“另外在不久前,末将还向辽西治下各府,紧急派人传递了消息,让他们大批量的生产没良心炮。”
“还好在此之前,崇文将辽西治下各府,作为推进工业新政的起始点,错非是这样的话,我大明边军想要生产军械火器,将会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辽东总督孙传庭唏嘘道:“曹帅说的没错啊,经历过这次事情后,本督算是彻底明白,崇文为何要在辽东推进工业新政了。”
“这别人拥有的再多,那真的不如自己拥有,日后我大明边军必然是要全面反攻建奴势力,以此来战胜建奴的。”
“若是什么都依靠朝廷来解决,就依照东林党人的性情,那必然是会从中进行阻挠的,继而不让我军实现这样的战略部署。”
“但若是辽东发展起来了,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当无数次大战所需的军械火器,都能靠辽东自身解决的话,那我大明边军就能取得一次次的胜利。”
发展辽东之地,发展半岛之地,除了稳定工业新政的基础,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大明边军走出辽东,全面反攻建奴的时候,不会受到内部的种种掣肘。
按照工部尚书马由桂的想法,既然建奴能向外进行扩张,那大明为什么就不能呢?
当大明不断夺取建奴的疆域,不断对外开疆扩土,那么就能趁机转移内部矛盾,将大量的人口转移出来。
如此一来的话,最直接的一种体现,就是减缓了土地兼并的尖锐矛盾,这就使得大明能腾出手来,继续推进工业新政了。
治国如烹小鲜,这是极为考验火候的,若是火候不到位了,那就会坏了这道美味佳肴。
总兵官曹文诏感慨道:“当今能挽救我大明社稷的,除了崇文之外,别人根本就不能办到。”
“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越要为崇文守好这一切,确保崇文所部署的那些发展计划,能顺利的实施并贯彻下来。”
“这样一来的话,我大明昔日的天威,就将再度重现,我大明军队的雄威,必将让四海知晓。”
受工部尚书马由桂的影响,辽东总督孙传庭他们的眼界,那也在无形中被开拓了,他们现在也不满足于当下的境遇。
既然能在辽东战胜建奴,那么在其他的地方,他们大明边军同样也能战胜建奴。
不过在执行这一战略部署的前提,就是要确保辽东真正发展起来,所以这工业新政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大明边军上下,都必须要无条件的支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