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极殿。
紧急朝议。
天子坐于龙椅上,扫视殿内相聚的群臣,眉头微蹙,直接说道:“众卿,相信在你们的心中也知道,如今我大明双边皆遭遇侵掠。”
“面对这样的一种危急时刻,却不知众卿家心中可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我大明尽快稳定边陲局势?”
随着跟建奴势力的矛盾不断激化,大明几乎在每一年都会遭遇数次大战,这对大明朝廷来说,那绝对是沉重的负担。
如果说大明没有这么多次的大战,那朝廷就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地方上的治理,继而不断解决先前遗留的顽疾。
不过似这样的一种情况,不管是对建奴势力来说,还是对东林党人来说,那都是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而他们之所以这般相似,其实归根到底都是工业派导致的,更准确的来说,是工部尚书马由桂导致的。
若是真的朝那样的方向进展,那工部尚书马由桂必定带领着工业派,不断在大明地方推进工业新政,继而谋取到更大的权势,确保大明社稷的逐步中兴。
对建奴势力来说,若是大明社稷逐步中兴了,那他们还有办法灭掉大明,继而问鼎天下吗?
对东林党人来说,若是工业派势力逐步变强了,那他们岂不是逐步被削弱了,那他们还怎么享受权势带来的种种好处呢?
东林党武英殿大学士,当即走出朝班道:“启禀陛下,当前我大明国库银饷不足,似这样的一种情况,根本就不允许双边战事的发生。”
“所以依照臣之见,我大明当尽快谴派使节,与来犯的建奴大军取得联系,商讨和谈之事,敦促建奴大军退出我辽东之地。”
“只要能确保此事的促成,那我大明便可从辽东抽调边军兵马,奔赴陕甘一带,与九边重镇的兵马,合力绞杀来犯的吐鲁番大军。”
此番言论一经讲出,便在黄极殿内引起了不小的讨论,秉着先易后难的想法,这无疑是最为妥当的事情。
只是建奴千里迢迢的集结大军杀来,想要平白无故的让建奴大军撤军,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所想要阐述的中心思想,那还是推崇和谈思想,若是真让此计谋得逞的话,那对大明社稷来说,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
文渊阁大学士宋应星,当即就站出来斥责道:“真真是一派胡言,大学士方才所讲的那番言论,你不觉得是在舍本逐末吗?”
“且不提与建奴议和之说,单单是让戍守辽东的边军将士,千里迢迢的奔赴陕甘一带,也亏得大学士能够想得出来。”
“只怕驰援的边军将士赶到了,我陕甘一带的战事,也早已被九边重镇的儿郎,联合起来镇压了下来。”
这九边重镇一直都被他们工业派掌控,所以屯驻于此的兵马,那都是他们工业派军队,只不过其戍边的规模,仅仅够确保九边沿线的绝对安全罢了。
毕竟这些年随着工业派的摊子不断增大,这使得他们工业派没有多余的钱财,再去扩编工业派军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