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非校长战前洞察到建奴的真实意图,率领我等赶赴萨尔浒一带,并顺势筹建相应的战场,只怕末将也无法阻挡住建奴的凶悍攻势。”
“此次建奴联合西洋蛮夷军,所打出的迅猛攻势,值得我军深思,或许在日后对建奴的大战中,依旧会有西洋蛮夷军的相随。”
讲武堂走出来的工业派武将,从来都不会因为一两场大战的胜利,就在心中生出沾沾自喜的骄纵情绪。
若是这样的话,那被建奴窃据多年的辽东之地,根本就不可能这么快的收复回来。
工部尚书马由桂点头道:“国忠说的没错,这的确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事情,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建奴机缘巧合之下,应该已经与欧罗巴各国取得了联系。”
“能从欧罗巴各国调来军队,他们之间必定存在着利益输送,这应该是皇太极主动做出来的。”
“日后我军要主动分析,建奴在得到西洋蛮夷军的强大火力支援下,应该如何在战场上战胜他们。”
战后总结,是每一位工业派武将都必须要做的事情,并且在他们的影响下,整个大明边军都奉行这一准则。
兵部尚书徐霞枬道:“崇文,今日大战所发生的一切,应该尽快让孙督师他们知道,这样才能让所有人都清楚这些事情。”
“建奴若是真的与西洋蛮夷军联手,那对我大明边军的威胁,将会是成倍的增加,这是我们必须要警惕的事情。”
按照工部尚书马由桂的部署,在辽东稳步推进工业新政的前提下,应减少对建奴的攻势,集中力量发展辽东的工业体系。
当然若是建奴贼心不死,想要纠集大军主动来犯的话,那大明边军的五大军镇,必须按照当时的战局主动出击。
工部尚书马由桂的心中也清楚,建奴高层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工业派在辽东之地推进工业新政,毕竟这无疑是在增强辽东的战争潜力。
一旦工业新政顺利推进下去,只怕他们建奴想要再度夺取辽东之地,那就是难如登天的事情。
想到这里,工部尚书马由桂神情淡然的说道:“宁之说的这些是对的,不过眼下我军取得了萨尔浒大捷,必须要尽快传递到京城,传递到孙督师他们这里。”
“眼下我大明需要用萨尔浒大捷,来振奋我大明上下,继而更加坚定地在辽东之地,推进这工业新政。”
任何意义上的新政,都必须要用坚定地人心来做拥趸,若是没有了这一基础,那所有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的。
兵部尚书徐霞枬点头道:“崇文说的没错,我即刻就派人将萨尔浒大捷的消息,分别传递到京城,还有孙督师他们那里。”
大明在工部尚书马由桂的治理下,正在悄然的发生改变,这也使得其心中对工业新政,表现出更为强烈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