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左都御史见状,忙走出朝班,道:“陛下,此事是不是应该从长计议?毕竟相关的核定,朝廷并没有进行探查。”
“依照臣的见解,朝廷应该谴派御史,前去辽东前线进行核定,如此才能彰显出朝廷的威仪。”
受兵部被工业派夺取的因素,东林党想要从中插手的话,那就只能从都察院下辖御史展开。
虽说这多少有些不符合规矩吧,但真要模糊概念的话,让御史前去辽东前线核定,那也是没有问题的。
兵部尚书徐霞枬此时上前道:“左都御史,你讲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此次本溪大捷,本官与工部尚书亲往前线。”
“就连这次的核定,本官不知进行了多少次,难道左都御史的意思,是我兵部没有认真办差吗?”
现在工业派掌控着兵部的大权,那么就不会让东林党人,为了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在这里为所欲为。
什么彰显朝廷的威仪,那不过就是东林党人的说辞罢了,若是这帮家伙真的有这样的好心,那大明社稷又何至于衰败成这样呢?
东林党左都御史所讲的那些,不过就是为了拖延时间罢了,只要这时间能够拖延下去,那日后他们就能寻找新的机会,将此事不了了之。
跟东林党在一起斗了这么长时间,兵部尚书徐霞枬他们,又怎会不清楚他们的尿性呢?
被怒怼的东林党左都御史,狡辩道:“本官从来没有这样说,本官所讲的这些,不过是为了双重保险罢了。”
“毕竟涉及到这么多人的抚恤、犒赏,还有武职升迁的细节,谁又能确保,这些事情都探查清楚了?”
工部尚书马由桂轻笑道:“左都御史,这就不劳烦你费心了,此次前去辽东前线坐镇,反击建奴的攻势,我就在第一线。”
“所以这些情况到底是不是真的,那没有人比我更清楚了,而且这些犒赏、抚恤事宜,都是我一手在整理的。”
“不知本官这样的回答,左都御史的心中,可还有其他的疑惑?”
似这种拖延时间的手段,工部尚书马由桂,肯定是不会让它发生的,毕竟解决不了此事,那大明边军的事情,就不能得到妥善解决。
若是因为这点小事,导致大明边军的士气大跌,那影响到的就是收复辽东全境的大事。
天子听到这里,当即便说道:“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户部、兵部配合好此事,不要出现任何意外。”
“大明边军关系到我大明社稷的稳定,若是出现任何岔子的话,那影响到的就是我们大明的根本。”
本想说些什么的东林党左都御史,在听到这里的时候,那脸上露出几分难看的神情,双手更是不由自主的紧握起来。
该死的工部尚书马由桂,又是因为你这个该死的家伙,怎么你事事都要站出来,与我东林党作对啊,这对你来说到底有什么好处啊。
殿内相聚的众多东林党人,此刻心中也都生出类似的想法,他们对工部尚书马由桂的恨意,已然是又达到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