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建奴在辽东前线战场,打了这么长时间的战斗,天子这心中很是清楚,建奴的兵马到底是有多强大。
一个整建制的建奴蒙八旗,那规模至少达到了三十余万众,可工部尚书马由桂,所率的北上援军才多少?
不过区区十万众罢了。
就算将屯驻前线的大明边军,全部都算上的话,那双方在规模上的确是势均力敌,可是延绵近千里的分水岭防线不守了?
可以说工部尚书马由桂,能够调动的兵马,撑死不超过二十万众,但在面对四十余万众的建奴大军,人家却取得了这等大捷。
一个整建制的蒙八旗。
一处镇江堡重镇。
上述所取得的成就,不管是取得哪一个,那都是令人振奋的大捷,可工部尚书马由桂,却一战取得了两个。
东厂督公王承恩此时道:“工部尚书马由桂,在辽东前线战场,取得了这样的大捷,这使得我大明边军在辽东前线战场,势必取得更大的优势。”
“单单是建奴蒙受这样的重创,在短时间内绝不敢轻易来犯,这对我大明社稷而言,绝对是天大的喜事啊。”
工部尚书马由桂,所取得战绩,必须要得到应有的赏赐。
东厂督公王承恩,侍候在天子身边这么多年,其心中比谁都要清楚,直接为工部尚书马由桂,索要赏赐的话,那必定会引起天子的猜忌。
但是将工部尚书马由桂,在此战中所取得的功勋讲明,那天子势必会做出相应的赏赐。
“大伴说的没错。”
天子此时激动道:“朕记得在开战之初,曾向工部尚书马由桂许诺,若是能取得大捷的话,则让其向朕举荐贤臣,充任礼部尚书之位。”
“现在马爱卿还没返回京城,但是相应的说辞必须定下来,大伴,即刻传朕旨意,命礼部尚书让贤吧。”
回想起当初开战之际,东林党礼部尚书在朝堂之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状态,天子这心中就生出阵阵厌恶。
明明有机会帮助朝廷,来解决建奴大军来犯之事,可他们却偏偏一力求和,企图用这种办法,来换取短暂的和平。
错非是工部尚书马由桂,及时站出来的话,碍于朝廷所面临的境遇,恐天子真的会做出这样的决断了。
若是这样一来的话,哪里还有今日的镇江堡大捷啊,哪里还会有消灭掉建奴,一个整建制的蒙八旗啊。
“皇爷英明。”
东厂督公王承恩,脸上露出笑容,不留痕迹的拍马屁道:“错非是当初皇爷,让工部尚书马由桂,统兵北上讨伐建奴的话,恐我大明也无法这般彰显国威啊。”
“哈哈……”
天子在听到这里,忍不住大笑起来,此前盘踞在内心深处的忧愁,这一刻算是彻底消失不见了。
受工部尚书马由桂,取得镇江堡大捷的影响,现在天子这内心深处,可以说是斗志满满,这进一步坚定了天子,收复被建奴窃据辽东之地的决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