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驾清吏司出来,工部尚书马由桂,便与兵部右侍郎徐霞枬,一同返回府上,因为关于大明边军抚恤、犒赏一事要解决了。
“崇文,这是我整理出来的抚恤、犒赏的详细报告文书。”工部左侍郎黄宗羲,见工部尚书马由桂回来,忙上前拿着报告文书说道。
“此前孙督师数次派人传来消息,询问抚恤、犒赏一事,究竟处理的怎么样了,现在终于都理顺清楚了。”
虽说海州大捷,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这其中牵扯到每一名将士的功勋,所以统计起来是件非常庞杂的工程。
若是这样的事情,是东林党人去做的话,那他们就会用春秋笔法,将主要功勋都集中在他们身上。
可是对工业派官员来说,是谁的就是谁的,必须要落实到位,以此来确保大明边军高涨的斗志。
虽说工部尚书马由桂他们,是制定收复辽东之地的决策者,但真正想要将其收复回来,那需要麾下边军将士去做。
毕竟屯驻在辽东之地的建奴那么多,这是需要大明边军,通过一场场血战,才能将他们消灭的。
工部尚书马由桂,接过那报告文书后,便认真翻看起来,上面详细记载了抚恤、犒赏的每一位边军将士。
“好,太冲,这段时间辛苦你了,能将抚恤、犒赏落实到位,这就是给我们工业派最大的助力。”
“接下来与户部交涉的时候,只需正常将这份报告文书递上去就行,至于分发抚恤、犒赏银子时,则由我们工业派全面负责。”
当初在获得海州大捷的时候,天子就下旨言明,有关抚恤、犒赏一事,户部经核查无误后,将所需银饷悉数调拨到位。
现在这样一种局势下,就算东林党人想从中捣鬼,那也必须要掂量一番,这件事的后果是什么。
工部左侍郎黄宗羲笑道:“崇文还是担心这东林党人,会将心思放在这抚恤、犒赏的银饷上面,相应的人员皆已准备到位。”
“这份报告文书,我已经仔细校查过三遍,户部那里找不到任何纰漏,真要是想找事情的话,我第一时间就捅到陛下那里。”
随着清查车驾清吏司结束,东林党人现阶段在朝堂之上,与工业派所表现出的态势,就是避其锋芒。
毕竟在此前一次审查中,他们东林党蒙受巨大损失,现在正是暗中恢复元气的时刻,所以不想做出节外生枝的事情。
再者说海州大捷的抚恤、犒赏一事,天子自始至终就非常关心,毕竟朝廷若不能奖赏到位的话,那屯驻前线的大明边军将士,麾下士气必定受到影响。
如果说因为这些事情,导致前线布防出现任何问题,让建奴再度攻克收复的失地,那天子必然会暴怒。
工部尚书马由桂道:“现在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尽快落实抚恤、犒赏一事,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如果说这件事情真跟东林党扯皮起来,那最终影响到的是大明边军的士气,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