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染料(1 / 2)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工业派终于将庆阳府治下的局势,给暂时稳定下来了。”

看着手中的汇总文书,军器司郎中马由桂,神色间带着唏嘘,言语间颇为感慨的,看向工业派庆阳府知府徐建忠讲道。

“既然现在这庆阳府民心可用,那么接下来我们工业派,绝对不能浪费这大好时机,必须要尽快找出一条适合庆阳府的发展道路。”

“如果说只是简单地帮助庆阳府百姓复耕,就依照着大明当前这样一种气候变化,恐再生事端的几率会更大。”

“若能在庆阳府治下,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工业基础,届时就算是庆阳府经历再大的灾荒,这庆阳府百姓也不会毫无抵抗风险的能力。”

因为军器司郎中马由桂,这心中很清楚现阶段的大明,处于一种怎样境遇状态下,所以单纯的发展农耕经济,这并不利于江山社稷的稳固。

想要确保大明百姓能够拥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必须要让大明地方发展起来经济价值更高的工业基础。

工业派庆阳府知府徐建忠微皱眉头道:“只是崇文,此前我工业派接连在西安府、汉中府、凤翔府、延安府治下,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基础。”

“面对此前那些府州所取得的优势,这庆阳府治下并没有什么特色,因此接下来我们应该明确何种工业基础?”

在西安府治下开办木焦油厂,在汉中府治下开办造纸厂,在凤翔府治下开办土豆淀粉工厂,在延安府治下开办番薯酿酒厂。

这里的每一个工业基础,都是基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所处府州环境而开办起来的。

而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工业派庆阳府知府徐建忠,这心中实在是想不到,到底有什么好的工业基础,能够带领着庆阳府百姓走向富裕安康的生活。

面对这样一种情况,使得工业派庆阳府知府徐建忠心中略带些烦躁。

听工业派庆阳府知府徐建忠讲到这里,军器司郎中马由桂微微一笑道:“博兴,有些时候这地方发展当顺其自然。”

“既然我们这里现在没有好的发展思路,那么为什么不能向外界寻求帮助?要知道我工业派可是拥有着,当世最为强大的诸多实验室。”

有些时候这地方发展就是这样。

既然地方父母官这心中,实在是想不出好的发展思路,那么为什么不能将其交给科学呢?

明明这思路已经受到了限制,那么此时工业派庆阳府知府徐建忠,最需要的就是从外界寻求突破口。

面对这样一种情况,让远在京畿之地的各个实验室发力,就成为了庆阳府民生发展的关键所在。

此时的京畿之地。

“崇文所写书信想要表达的含义,恐不用我多说什么,诸位这心中比谁都要清楚吧。”黄宗羲看着在座的各个实验室负责人,神情凝重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