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旁静候的东厂督公王承恩,在跟在旁伺候的大太监方正化,对视了一眼后,二人这脸上皆流露着几分淡淡的笑意。
“当真是没有想到,军器司郎中马由桂,居然能够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把汉中府治下出现的乱局解决。”
“甚至于为了稳定汉中府百姓躁动的民心,还开办了这等规模的造纸工厂,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啊。”
“谁能够想象得到,一个小小的百姓,辛苦一月竟能赚取十余两白银,这简直是不敢想象的存在啊。”
因为震撼于军器司郎中马由桂,在汉中府治下做出的功绩,即便是看完了手中的情报,天子这内心深处依旧是激动不已。
说到激动处,天子更是手握着情报,从龙椅上站起,接着便在龙台上来回走动。
东厂督公王承恩低首道:“皇爷,依照着军器司郎中马由桂,当前在汉中府治下的规划部署。”
“虽然说这汉中府治下灾情不断,但是工业派若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恐要不了多久的时间,这汉中府将再度成为我大明的赋税重地。”
“如此一来朝廷将不会为剿饷而犯愁,这样一来那嚣张的流寇势力,必定会被我大明天军打压下去。”
伺候在天子身边这么长时间,东厂督公王承恩这心中,太了解这位年轻的天子了。
当今天子这心里如今最关心的,正是流窜在大明各地的流寇势力。
如果说谁能帮助大明朝廷,尽早解决这些该死的流寇势力,其心中必定会格外倚重这样的大臣。
如果说军器司郎中马由桂,真的能够早日让汉中府,再度成为大明的赋税重地,那么其在天子心中的分量,将会在增强一些。
这样一来即便是东林党官员,想要从中搞鬼,欲引起天子对军器司郎中马由桂的厌恶,那便成了难上加难的存在。
天子点点头道:“若那军器司郎中马由桂,当真能让汉中府再度成为我大明的赋税重地,那朕绝对是不会亏待我大明的肱骨。”
“现在军器司郎中马由桂,虽说在汉中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为了堵住那些只会打压同朝为官的嘴,朕决定再等等看。”
登基称帝这么长时间,当今天子这心中比谁都要清楚,现阶段这朝堂之上的各种利益纷争。
但是为了能让大明长治久安,一些必要的制衡是肯定要进行的,当然若一些人做的实在是过分,顺势打压也是很常见的。
不然工业派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便能在朝堂之上取得这等声势。
更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便从东林党手中接连夺取北直隶治下、山西治下的治权。
不过此次军器司郎中马由桂,在汉中府治下做出的政绩,的的确确又让其在天子心中增重不少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