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此前所讲的,民以食为天。
如果说想要让汾州真正稳定下来,解决口粮问题,是工业派必须要越过的高山。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工业派对高产水稻、土豆的推广,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心得。
不管此前这治下百姓,种植的是何种庄稼。
在工业派官员,担任当地父母官后,其治下必须要想办法,推广种植这高产水稻,还有土豆。
因为小冰河时期的缘故,使得大明频遭天灾来袭,这使得地里种植的庄稼,出现减产、绝收的情况时有发生。
尽管说近些年,工业派掌握了对外海商贸易的控制权,可以通过海上贸易,在南洋地区购买廉价的粮食。
但是谁也不能确保,从海外购买到的粮食,能够永远满足大明的需求,因此想要杜绝这样的隐患,还需在大明境内推广属于自己的高产粮食。
看着眼前的工业派汾州农官,工业派汾州知州张书源,神情郑重的讲道:“此次推广高产水稻、土豆,事关我工业派能否在汾州扎下根来。”
“因此不管遇到怎样的难题,都必须要想办法一一克服,在这中间如果有什么需要,可第一时间向本州汇报。”
为了更好地发展地方农业,工业派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总结后,便在地方设立了农官这一岗位。
其主要的任务,就是专门负责推广高产水稻、土豆的相关事宜,不管在这中间遇到什么问题,农官皆有权处置。
工业派汾州农官点头道:“知州放心,下官一定会办好此事,绝对不会影响我工业派在汾州的发展。”
接连敲定了汾州水利建设,推广高产水稻、土豆这两件大事后,汾州官府又投入到新一轮忙碌之中。
因为原东林党汾州知州的不作为,使得汾州治下积攒了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看似是一件件小事,可如果说不尽快解决,必然会成为汾州动荡的隐患。
工业派既然拿下了汾州的治权,那么肯定不会任由此类情况发生。
毕竟就大明当前的形势来看,想要真正摆脱原有轨迹,工业派官员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但是在这中间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
因为有工业派汾州知州张书源的管理,汾州治下百姓的民心,已彻底归属到工业派麾下,单单是工业派现在做的这些事情,便已经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局势下,能够吃饱饭、穿暖衣,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奢望的存在。
但即便是这样,工业派汾州知州张书源,在心中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多,需要其继续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汾州有这样一心为民的好官,对汾州治下的百姓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