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医疗实验室的成果(1 / 2)

“想要研制出一款特效药,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该类病情,具有怎样的特性,惧怕怎样的药性……”

军器司郎中马由桂,看着围聚在身边的医疗实验室骨干研究员,神情间带着几分淡然,认真讲述着自己想要阐述的理念。

对于生物研究领域,军器司郎中马由桂,知晓的并不是特别精通,但是对于一些流程,其还是能够将其传授出去的。

依照大明当前的科学水平来说,仅仅是军器司郎中马由桂,想要讲述出来的理念,那都是极为先进的存在。

毕竟就科学一途来说,若想拥有十足的发展,就必须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没有基础的科学,那是不牢靠的、不稳定的,迟早都是会出现问题的。

“正如此次我们要研究的蛔虫,若依靠着传统中医的理念去医治,那需要采用温补的办法。”

“对于家资颇丰的人家来说,这并不算什么事情,无非是多花费一些钱财罢了。”

“但是对家境一般,甚至不好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这却是一个大的问题。”

“在现在这个连吃饱肚子都是问题的时代,你让他们多花费一些钱财,去治所谓拉肚子的病,恐无论是谁都不会放在心中。”

“但恰恰是这样一种想法,因为对蛔虫病,没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这才导致病死的情况发生。”

看着神情凝重的众骨干研究员,军器司郎中马由桂,认真讲述着自己总结的话,不断向他们传递一个思想。

作为工业派麾下,医疗实验室的研究员,一定要在心中明白一个道理。

不管你是做什么的,不管你是想研究什么的,都必须要立足于改善百姓民生,改善百姓健康,这样的宗旨去进行。

现在的大明,现在的工业派,还没有任性到可以随便研制,随便开发的地步。

“经过前段时间的研究,我意外发现一款药材,对于蛔虫病的医治,具有很强的杀伤性。”讲到这里的时候,身边的众骨干研究员,眼神中皆闪烁着精芒。

军器司郎中马由桂,看着众骨干研究员的表现,嘴角微扬,接着便继续道:“此药材名叫蛔蒿,也可称之为山道年蒿。”

“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这山道年生长在北极之内,是一种耐寒冷的野外原生植物,是多年生半灌木,只是这山道年生长环境特殊,使得在普通环境上无法存活。”

“说来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我天津港在两年前,意外来了一批从北极之内过来的外国海商,其中便携带了一些山道年的种子。”

“考虑到环境温度、阳光日照、自然气候、肥料成分、土质结构、日常管理、周边条件等方方面面的原因。”

“在具体掌握这山道年的药性后,我便秘密派人,前往山东莱州府潍县(今潍坊),去大面积培植山道年。”

“经过这一年多大规模的培植,现如今我工业派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山道年,这也是我为什么提议,要率先研制出灭杀蛔虫病药剂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