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管这手里要处理的事情,有多么的焦头烂额,黄宗羲从来不抱怨一句。
黄宗羲他总是能,在最恰当的时间,解决好这些突发情况,并对此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营缮司郎中宋应星点头道:“研究科研成果,改良生产所需,这对于我工业派来说,是非常振奋的事情。”
“但是组建工厂、筹建工业区,这中间所遇到的问题,就不是一两句,所能简单概述的。”
“太冲能够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不仅对我工业派麾下各工业区,完成工业调整升级,还进一步扩大了相关工业区,具体产能的对外输出。”
“良乡县工业区的轻工业、高精尖转型升级。”
“建于西岸的蒸汽纺纱工厂、飞梭织布厂、纱锭作坊等轻工业工厂。”
“建于东岸的蒸汽工厂、兵工厂等重要工厂。”
“三角淀工业区的原材料加工,危险类型改进。”
“其内的木材厂、耐火砖砖厂、水泥厂这些重工业工厂,火药厂、硫酸厂等化工厂。”
“使得三角淀工业区,拥有源源不断的收入来源。”
“雄县工业区的精加工类型升级,其内的橡胶厂,避水衣加工厂,自行车厂等等。”
营缮司郎中宋应星,在这里如数家珍的讲述着,在场的工业派成员,这心中皆是震惊不已。
谁都没有想到,在短短数年的时间,他们工业派居然拥有,这等工业规模的工业厂区。
屯田司郎中徐霞枬唏嘘道:“单单是现在,我工业派拥有的工业区,就招募了近三万名工人。”
“这些招募的工人,有很大一部分是先前京畿之地,遭遇涝灾、旱灾无家可归的流民。”
“而我工业派在治理灾情的过程中,为了稳定京畿之地的民心,便将这些流民、灾民,安置到工业区中做工。”
“虽说我工业派做的并不多,但是至少也确保了,京畿之地的基本稳定。”
招募三万名工人,这至少稳定了十五万余众的流民、灾民,并且还能让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
这在小冰河时期的大明,绝对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而缔造这些成果的,就是先前赞许工业学堂校长焦勖的男人。
在黄宗羲的心中,只想让工业派变强,因为只有这样,大明日渐崩坏的朝纲,才有可能被挽救回来。
与东林党官员,在一起斗争这么长时间,让黄宗羲在心中看的很透彻。
现在这个问题不断的大明,除了依靠军器司郎中马由桂,带领的工业派,有可能将其拉回正轨以外,其他人,其他派系,没有任何可能性。
现阶段的大明,所面临的劫难不断涌现,单纯的依靠旧有发展思想,那完全是不现实的事情。
必须依靠工业的力量,才能增强大明的底蕴,如此才能使得大明百姓,在一次次劫难中,勇敢的向前奔行。
所以黄宗羲这心中,才觉得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一些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