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派现有官员体系中,并不具备此类条件的前提下,军器司郎中马由桂,就选择在工业学堂中筛选两名干才,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摔打磨炼。
“再者说太冲,你能够拥有今天这样的成就,那不也是从一点一滴开始学起?”
“虽说在年岁上,你要比这群年轻人大上一些,但是论那时的经验,恐你们都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
“既然你心中相信,你可以走出这样艰难的道路,那么这心中也应该相信,被我们工业派培养出来的年轻人,也能够走出这样艰难的道路。”
虽说像黄宗羲这样的治世大才,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
但是在工业学派教育体系的熏陶下,想要找出两名擅长基建的顶级人才,那还是可以办到的。
当军器司郎中马由桂,黄宗羲在这里探讨时,负责考试的工业学堂嚣张焦勖,便带着最终的名单前来。
工业学堂校长焦勖面带微笑道:“崇文,这是经过笔试、面试,经考察小组探讨后,最终明确下来的名单。”
接过工业学堂校长焦勖递来的名单,军器司郎中马由桂,神情凝重的看着。
映入眼帘的是施国柱,赵国祥两个人名,随后是二人详细的个人资料。
在大致看过以后,军器司郎中马由桂,提议要见一见这两个年轻人,能在工业学堂数百名基建学学子中脱颖而出,这本身就代表着一定的问题。
看着被工业学堂校长焦勖,带来的施国柱、赵国祥,军器司郎中马由桂,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工业派年轻一代的朝气,锐意进取。
这就是他所想要的人才。
黄宗羲心中带有感慨道:“崇文,你说的果真不错,之前我的想法的确是有些狭隘了。”
“工业派想要拥有强劲的发展势头,的确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即便在这过程中,这些年轻人会出现些许错误。”
“但是对于我们工业派来说,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一代工业派同僚来说,应当给予他们一定的方向指引。”
“如果说只是单方面的依靠老同僚,或许这能够让工业派,拥有稳妥的发展方向,但是一定会失去强有力的动源。”
有些人才,是可以通过面相就可以看出来的。
尤其是对掌管诸多事宜的,军器司郎中马由桂、黄宗羲他们来说,想要看透一个人,并非是件难事。
军器司郎中马由桂笑道:“太冲,我在他们二人的眼神中,看到了我们年轻时曾有过的锐意。”
“现在我这心中更加坚信,这天津港交给这两个年轻人去办,那绝对是一旦问题都没有。”
“就算是在这中间会出现些许的纰漏,可是我们只要能够及时纠正回来,那么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工业学派教育体系之下,就是能够做到源源不断的供应人才,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保证,才使得工业派拥有这样的发展势头。
这也是军器司郎中马由桂,当初在心中所规划的,让工业派强盛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