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县工业区,避水衣加工厂。
“崇文,这些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所生产出来的避水衣、避水鞋的库存。”
黄宗羲拿着手中的库存清单,递向军器司郎中马由桂的同时,向其讲述着避水衣加工厂当前的情况。
“因为现在避水衣、避水靴尚没有进入市场,在经过最初的加急生产后,依照着当前的生产工序。”
“现在避水衣加工厂,每日的产量稳定在三千件,如果说需要高负荷运转,避水衣加工厂的产量提升三倍,这不会出现任何困难。”
“现在对于我们工业派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将避水衣、避水靴,真正在大明打开市场需求。”
“如果说这一问题不能解决,那么这避水衣加工厂生产再多的商品,最终也是无济于事的存在。”
听着黄宗羲的介绍,军器司郎中马由桂的脑海里,正在思考如何将避水衣、避水靴推向市场。
尽管说避水衣加工厂的出现,解决了橡胶厂生产橡胶的销售问题。
但是这避水衣、避水靴毕竟是新兴商品,在此之前就没有此类商品,想要让大明百姓接受这新兴商品,那必须要有一个过程。
对于军器司郎中马由桂来说,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无论是什么领域,都是一片未开发的雏女地。
若是这个头开好了,那么日后就是躺着,也能得到令人难以想象的收获。
在先前的一次次市场开拓中,军器司郎中马由桂,都恰到好处的找到了,最适合去展开需求的节点。
这也就使得军器司郎中马由桂,筹建的那些工业厂区,皆能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着。
军器司郎中马由桂微眯双眼道:“现在这避水衣、避水靴的特性,除了我们少数几人知道外,对其他人来说,根本就不知道这避水衣、避水靴,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如果说我们能依靠避水衣、避水靴这一特性,用舆论的方式进行宣扬,把其宣传成仙家产物。”
“这在京城会引起怎样的轰动?这在大明会引起怎样的轰动?”
对军器司郎中马由桂来说,或许用这样的方式,有些欺骗大明百姓的意思,但是想要让雄县工业区盘活。
那么就需要成规模的收入,以此来确保雄县工业区,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
再者说依照着军器司郎中马由桂的想法,这避水衣、避水靴在市场开拓的前期,必定以大明权贵、官员、乡绅作为主要消费者。
对于挣扎在温饱线的普通老百姓,就算是下暴雨把他们的衣服打湿了,那不过就是换一件衣服的事情。
毕竟这无非就是费些功夫的是。
让大明的普通老百姓,去花银子购买这避水衣、避水靴,除非是他们的手中有了积蓄,否则连温饱都是问题,怎么可能会去买这些高消费商品?
为什么工业派一直都在发展工业基础,从来都没有过丝毫的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