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马由桂去治理(2 / 2)

李元鼎淡然一笑,三言两语之间调动了整个朝堂的紧张情绪,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怪工部右侍郎会对他这么的看重,不单单是因为他是子侄辈。

工部右侍郎的子侄辈多了去了,自身的同宗子侄都有不少,唯独对这个李元鼎相当看重。

最大的根源就在于李元鼎的才智。

东林党内部有一位智囊看人很准,有着当世月旦评的尊称。

工部右侍郎和那名智囊私交甚密,智囊曾经私下里给工部右侍郎说过一句话。

李元鼎有朝一日很可能与他同阁为臣。

一句同阁为臣。

工部右侍郎便开始对李元鼎不停的高看。

这句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同阁,这个就是暖阁。

同阁为臣。

李元鼎以后有可能与工部右侍郎一起站在暖阁内。

这就相当于直接点明了李元鼎以后有可能成为中枢重臣,有着中枢重臣的才智。

今天,三两句就调动了整个朝堂的情绪氛围,东林党高层们全在感慨那位智囊的看人准确。

接下来,按照李元鼎和工部右侍郎以及大量幕僚的谋划,要让马由桂去治理三角淀的水涝灾害。

这件事已经提前知会了几名信得过的六部郎中,也是工部右侍郎一手提拔的几名实权高官。

李元鼎挑明了这里面的谋划,目的只有一个。

提出马由桂去治理旱灾的时候,希望六部郎中们能够出来帮衬一二,落实这件事。

李元鼎已经成功的调动了朝堂内的情绪氛围,接下来按照谋划,就应该举荐马由桂了。

几位六部郎中左等右等,等了一袋烟的功夫,就是不见李元鼎进行接下来的谋划。

几位六部郎中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抬起眼睛看向了李元鼎,示意他赶紧进行下一步。

李元鼎也知道自己应该进行下一步,内心有更深一层谋划,便迟迟没有说话。

因为他在等,等宋应星主动说出让马由桂去。

东林党算计的再怎么阴险,也会有一个最大的纰漏,那就是马由桂不愿意去。

只要马由桂不愿意去治理三角淀的水涝灾害,顶多把他的军器局大使位置拿下来,还不至于对西法党造成更大的损伤。

本来这次也只是为了抢回东林党的重要财源军器局,李元鼎却不满足这一点,准备借助这件事彻底把西法党从朝堂上赶出去。

要想达成这一次谋划,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难,一起举荐马由桂去治理水涝灾害。

但就算是个乡野匹夫,也知道三角淀不是人所能治理的,尤其是三角淀这种大湖的水涝灾害。

要是能够治理的话,早就被根治了,哪里还能等到今天。

毕竟只要治理好了水涝灾害,不仅是在政绩上能够增添浓重的一笔,还能得到很大的名望。

人力胜天。

这四个字,对于大明所有的读书人来说,就是压在他们头顶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巅峰。

马由桂借助大明蒸汽机完成了一次人力胜天,但对于东林党来说大部分还是不愿意承认。

只是觉得马由桂是个会的江湖术士,用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取巧办法,才能让一堆钢铁从河里抽上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