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纺织体系的道路(2 / 2)

需要的耐火砖同样是更为庞大,耐火砖厂烧制出来的耐火砖,利益大到让整个东林党都会眼红。

这样一来,东林党必然会整天琢磨这个耐火砖厂的原料,很快就会发现原料就是他们过去看来一文不值得脆石头。

毕竟,耐火材料工厂的动静那么大,接下来也要安装蒸汽机械了,想不被发现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把大明人士爱读的《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请出来,让它施展一个障眼法,把耐火材料工厂给遮掩起来。

别说请不来家笔下的孙悟空,就算是能够请来,马由桂也不会让孙悟空施展一个障眼法。

东林党就算知道了耐火砖的原料是什么,他们照样是烧制不出来。

就像都知道棉布是用棉花纺出来的,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纺妇可以直接用手把棉花纺成棉布,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很关键的一个织布机。

这个织布机就代表着技术。

耐火砖同样是需要技术,这个技术就是耐火砖的配方。

只要马由桂把握着这个配方,东林党和晋商别说是知道耐火砖的一种原料铝矾土了,就是知道所有的原料照样烧制不出来。

就算是能够烧制出来,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马由桂只需要用价格战,就能让东林党和晋商血本无归,从腰缠万贯赔的变成乞丐。

东林党和晋商的那种手工作坊生产出来的原料,需要耗费大量的矿丁,一台蒸汽机械顶一千矿丁。

不仅生产的更快,还不需要吃喝,碾压东林党和晋商手里的任何作坊。

让任何挡在大明工业化前方的官僚乡绅赔的倾家荡产。

两人站在永定河岸边又聊了几句,分别离开了,接下来两人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几天后。

冷冷清清的永定河河面上,驶来了一队商船,显得热闹了许多。

这个商队不是别人,就是上一次从马由桂手里买走纱锭的冯员外。

江南商人每年都会来京城买两次纱锭,具体时间不定,大多都是在春天和冬天。

这个时间段,江南的织布作坊里面的纱锭刚好用得七七八八,京城纺纱作坊里的也储存了大量纱锭。

冯员外按照往年的时间,过来买纱锭了,时间就像过去的十几年一样没变。

不同的是,往年他是去东林党的手工作坊,这次直接来找马由桂。

奇怪的是,马由桂这次没有直接带着他去取纱锭,只是让手底下管事负责这件事。

马由桂带他去了一个奇怪的地方,也是他从来没去过的地方。

铁匠铺。

更为奇怪的是,炼铁炉上除了摆放一把长剑,居然还摆了两块砖。

这两块砖的颜色大致相同,却有一些差别。

一般招待江南来的商人,要么是去青楼喝花酒,要么是去戏楼听小曲儿。

冯员外真是首次碰见去铁匠铺,还是跑到铁匠炉旁边,瞅着两块最普通的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