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金门尹实现完全的控制,郑克殷也对金门本身放心了不少。
冯锡韩<span>以</span><span>及</span><span>一</span><span>众</span><span>未</span><span>能</span><span>逃</span><span>出</span>的冯、刘奸党都已被迅速清理,而郑克殷陆陆续续接待了朝中官员、金门豪族和王亲国戚,甚至连郑克塽那可怜的后宫都去看过。
那时冯王后差点要吓个半死,而郑克殷见无论是冯氏还是少得可怜的妃嫔都无甚姿色,心里都为郑克塽感到心疼。
毕竟郑克塽身为君王,碰不到江山权力也就算了,就连美人都享受不<span>着</span>。
<span>郑</span>克殷则向冯王后等人承诺,会保<span>护</span>好她<span>们</span>,直至将大王迎回;这段时<span>间</span>王宫之中的一切都照常运作,冯氏这才放心了一些。
至于金门的一众官员,大多直言或婉言想要观望局势,他们名义上效忠于大王,而现时是战争状态,且当休假,不便出仕。
郑克殷也还是能理解的,毕竟若是冯、刘奸党成功杀回金门,而他们若是在郑克殷占领金门期间就向郑克殷投诚,那岂不是很容易被冯、刘清算?
他们要求观望、<span>拒</span><span>绝</span><span>出</span><span>仕</span>,<span>也</span><span>是</span><span>明</span>哲保身之举,郑克殷向他们每个人都表示自己能够理解,不会逼迫,这令其中不少人感慨郑司长真乃仁善之君,“先王秘命”大概是真的。
他们这样回应,<span>自</span>然是为了能在<span>郑</span>克殷打赢<span>这</span>场内战之后<span>仍</span>然保留出仕的资格。
但郑克殷还是决定先从圭谷调来以张万祺为首的数人,帮助自己接管金门朝廷和金门尹。
既然仍是<span>战</span>争状态,相比于行政事务,军事才是<span>人</span>们最应当关心的。郑克殷判断<span>接</span>下来的这场战<span>争</span>,烟涛湾以及湾东地区,才会是主要的战场。
南军水师整体上仍处于劣势,这就意味着南军的调动效率必会远低于北军——北军若是找到机会歼灭南军水师,则可以调其兵力不断登岸、上船、登岸、上船,处处袭扰,而南军根本捉不到他们的尾巴!
因此司军已经听从他的指令,在合儒集合,沈诚会每日派人到金门汇<span>报</span>动向。由于<span>担</span>心敌人登陆合儒那头的湾岸——尤其是圭谷、合儒之间的位置,沈诚<span>仍</span>然按兵不动,暂不急于北攻<span>橡</span>阳。
金门与圭谷之间的湾岸同样可能是敌人的登陆打击地点,以郑克殷目前的兵力很难完美地守住——尽管三镇老兵的投降俘虏们已经被他收编,使他这路兵力达到接近两干。
至于接下来的战略部署,郑克殷拿着地图端详许久,以期找出破局方法。
随着金门进入他的掌控,南军的水师其实并非没有一战之力。毕竟冯锡范逃得匆忙,金门这头是有一些舰船甚至整船的人员队伍是落入到南军的手中的,而殖民司原本就有少量的福船长期停靠在湾岸,冯锡范也暂未集中水师前往攻打。
这样一来,他们最好的做法是将两地水师集中起来,尤其是集中到有海岸可放置大炮的地方——那自然就是金门。
但是郑克殷觉得敌军水师一定会不断移动,寻找南军破绽——郑克殷认为最难守<span>的</span><span>地</span><span>方</span>,<span>正</span><span>是</span><span>金</span><span>门</span>与圭谷之间的海岸。这一段海岸线十分绵长,而且不像合儒那头沿海有那么多滩涂、湿地,上岸是十分容易的。
所以沈诚不急于北攻是对的,否则南军主力在湾东行进时,刘国轩忽然率两干兵马在湾西登陆,掐断金门与圭谷之间的道路,那样战争的主动权就将落在刘国轩的手中!
郑克殷还感到有一点可<span>惜</span><span>的</span><span>是</span>,<span>其</span><span>实</span><span>金</span><span>门</span>尹的北海岸已经能与对面的湄凿国南海岸隔金门海峡相望了,如果他与刘却或者蔡卓谷约定过制定旗号,那么双方就可以通过旗语的方式传递讯息,而不必担心滘肩水道会不会被敌军截断。
即使没被截断,消息要从澹湃山绕那么一大圈来到金门,恐怕也需要一整个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