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军不是在佯攻!而是在展开真正的进攻!”
“拜伊吉才是北华军的主攻方向!必须要立刻加强这里的防御力量!”
“北华军在基尔库克集结兵力只是假象!”
在第10集团军紧急召开的军事会议上,绝大部分的英军将领都改弦易辙,主张把英军集结在摩苏尔和埃尔比勒的后续主力给尽快调来。
威尔逊上将望向沉默不语的斯利姆中将,后者在思索半晌后,摇了摇头:“不,上将,我不这么认为。”
“哦?”威尔逊上将很意外。
“北华军虽然在拜伊吉加强了兵力军力,但似乎仍然没有使出全力。”斯利姆中将说道,“我们的情报人员确定抵达德黑兰的北华军第二军拥有的重型坦克就超过三百五十俩,中轻型坦克的数量肯定是这个的好几倍,但是,出现在拜伊吉战场上的北华军坦克却没有这么多。问题是,那起码一半以上的北华军坦克究竟去哪里了?假如,假如北华军在拜伊吉的攻击仍然只是佯攻,我们却把主力部队调到这里,而在基尔库克的北华军第二军却在悄无声息中把真正的力量从巴格达运输到那里,并趁着我们兵力空虚的时候展开全力攻击!”
“是吗?”威尔逊上将有些迟疑。
斯利姆中将显得很有把握:“既然要进攻,肯定需要集中全力,需要时间来把准备投入战役的士兵、重武器、辎重物资都运到最前线,这是常识。在拜伊吉,北华军完全是在搞添油战术,看似动静很大,但每次都没有集中全力,而在基尔库克,北华军却很平静,这种平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他们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拜伊吉,同时却在暗地里不动声色地、争分夺秒地把他们准备用于总攻击的士兵、重武器、辎重物资运往基尔库克!这也是我认为最合理的真实情况!所以,我认为,北华军的真正攻击方向,还是在基尔库克!”
“可他们却在拜伊吉加大了进攻力度!”霍伯克劳伯少将质疑道。
“这恰恰是反证明他们攻击拜伊吉只是佯攻的体现!”斯利姆中将说道,“北华军想要更加成功地蒙骗我们,所以才在拜伊吉加大了进攻力度,让我们产生错觉,认为拜伊吉是主攻方向,而始终风平浪静的基尔库克才是佯攻方向!不,事实正好相反!我们绝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要反过来思考问题,因为最符合眼前假象的东西,正好是真实情况的反面!”
所有人都望向拥有决断权的威尔逊上将。
威尔逊上将听了斯利姆中将的分析后,隐隐有拨云见日、醍醐灌顶的感觉,是啊,战场上想要获得主动权,就是要竭尽全力地欺骗对方,北华军以前也不是没用过这种虚虚实实的手段,所以自己必须要擦亮眼睛。结合各方面的资料来看,北华军在基尔库克按兵不动,但同时却在当地大兴土木,铺设淡水输送管和油管,修建机场和军械仓库,这都是大战之前的兆头,而北华军在拜伊吉却一而再地故弄玄虚,这其中就显得意味深长了。其实,说到底,直觉判断毕竟不如情报资料更加可靠,为什么要根据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进行胡思乱想而不相信那些证据确凿的情报资料呢?有时候,想得太多反而会陷入“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怪圈里。威尔逊上将暗暗想道。
“约瑟夫,你的分析也非常有道理,确实有这个可能性,而且概率很大。”威尔逊上将被斯利姆中将说服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那我们就要做好把战事重心再次移到基尔库克的准备了。”克劳伯少将说道,“既然北华军在不动声色中准备对基尔库克发动全面攻击,那么,一旦开战,就是战况非常激烈的大战,北华军对基尔库克也是志在必得,所以展开攻击后就会倾尽全力,我们如果还不抓紧时间做好准备,基尔库克丢失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其余的将领都赞同点头或陷入思索。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军官风风火火地跑进会议室:“Sir!基尔库克遭到了进攻!”
现场的将领们都心头一震或眼前一亮。“战况如何?”威尔逊上将沉声问道。
“非常激烈!”通讯军官汗流满面,“北华军投入了重兵!保守估计,坦克足足超过一千辆!同时还有大批的重型轰炸机参战!我军多个外延防线在一个小时内全部崩溃!北华军现在已经攻入基尔库克南部城区!”
威尔逊上将望向斯利姆中将:“看来,你的推测是对的。”他用镇定的语气命令道,“立刻把摩苏尔和埃尔比勒的后续部队都调往基尔库克!真正的战场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