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循中国之道,全面发展社会,动员社会中的空余力量和闲置力量一起,提高综合国力,形成大明对后金的整体优势。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军事谋略也不能忽视,还是政府的重点工作。
崇祯六年初,朱金华代表情报部门向崇祯汇报新军的状况和战斗力评估。
朱金华说:“我们新军的战力接近后金兵的战力。
“后金兵与其他精锐明军相比,优势在于基层各级军官的素质,其素质主要包括军事技术和战斗意志。素质不行的明军遇后金兵就溃,精锐明军能与后金军拚杀,精锐明军在拚杀中,就是因为基层军官的整体素质比不过后金兵,而是后金兵能拚到最后。
“精锐明军拚到最后,拚不过会溃散,后金兵有可能会退走,但不会溃散,或散而能再聚,后金兵只要还有一部分人还在,就能吸收新兵再成强军。
“再说,以猎人出身的后金兵,习惯于山路,比农民出身的明军个人体质较好,行军较行,格斗力较强。
“我们新军通过五、六年的成长,也逐渐形成了我们的基层军官体系,也是一支打不散,打不垮的军队,可以与成军四十多年的后金兵一战。
“事实上后金兵是冷兵器之最,冷兵器的军队要想超过金兵确实很难,我们新军个人的格斗能力,确实还是比不过长期训练后的后金兵,但我们用火器弥补我们的不足,用阵战弥补单兵格斗能力的不足,综合战力不比后金兵低。基层军官的技术和意志也不比后金兵差。
“金兵家里什么都没有,只有死战,旧明军精锐部队家里还有富贵和美好生活,有点恋家,在意志上就低金兵一筹。新军则没有旧军那种富贵,且军人的荣誉对家属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愿意死战,意志上不输金兵。”
崇祯明白,一百多年后的拿破仑的战法与后金的战法有点相似,也就是后金军除了武器是冷兵器外,战斗方式象拿破仑军的方式。拿破仑能横扫欧洲,后金兵在东亚称雄也不奇怪。后金兵的战法是源自于明军,又克服了明军的缺点,超越当时明军和其他东亚军队,先进东亚军队一个层次的准近代化军队。
于是崇祯问:“即然新军的战力接近后金兵,那军事研究部门认为,新军与金兵比较各自的优缺战在那?”
金华说“后金兵的后备兵源不足,新军的后备兵源较多,后金兵一般都集中兵力形成铁拳,新军则聚散灵活。后勤补给总体能力上,后金兵比不过新军。”
崇祯:“也就是说新军只是总体补给上强于金兵,在局部战区,后金兵的补给可能不比新军差。”
金华:“新军以前的战斗高层指挥得较好,也没有出现过其他辅助军队掉链子的现象。其实戚家军也是可比后金兵的精锐军队,戚家军之败是败在其他明军无战力,一触即溃,造成戚家军单纯迎战近十倍的后金兵局面,最后在给养断绝的情况下而被歼。”
崇祯:“所以高层指挥或整体战局也十分重要,不能输给后金兵。”
金华:“在高层指挥上,八旗兵在心里上输不起,很不愿拚消耗。”
崇祯:“那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心理,在意外遇到后金兵时,因后金不愿损兵而脱离与后金兵的接触,其实我们也不愿用士兵的生命来消耗。”
金华:“脱离与后金骑兵接触的条件是我军能造成后金军的一定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