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会就有一个社会的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拥有大至相近的体力和气血的许多人,假若有人能超过别人二倍以上,那也只是极少数的特殊人物或经过特别训练后的人物,不具有普遍性。
人类社会拥有许多体力和气血大至相近的人,这是思考社会的基础。如果思维建立在少数强者上,说那少数强者如何强大,甚至不需要其他人,一个人也能主宰世界,那是超出了浪漫主义的想象,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真实的世界必须面对大至相近的众人。
思考社会中的众人的生活,或天下众人如何生存就是天下大事。天下大事就必须回答世界是什么?
天下众人的生存生活就是道。
天下人能较好的生存生活之道就是有道之道。
有道之道之外还有无道之道,也还有各种人间之道,所有这些在人类社会存在过的,或能存在的道都是人道。
中国历史上有过一句话,“天道就是人道”。这是一种表述形式,且是一种有附加条件的形式。或者说,狭义的人道专指符合天道的人道,是有道之道,广义的人道则指所有在人间存在过的道或可能存在的道。
人道是在人间世界存在过的道或可能存在的道,天道是一种较完善的原则秩序。天道就是人道之说,就是人道之中有一些人道类型与天道的原则重合,或者说,天道的具体表现就是在人道中能实现。用句数学语言来说,天道一个集,人道一个集,天道与人道的交集,就是天道原则下的人道。
此崇祯在明末寻道就是想寻找符合天道原则下的真实人道。
人道有多种,有道之道都是不能建立在牺牲别人或别个民族基础上的生存生活之道。
一个民族的崛起不可指责,但民族的崛起不能建立在对别的民族的牺牲基础上,不建立在对别个民族的牺牲基础上的崛起就是有道之道,依靠对别的民族的牺牲的崛起就是有失道义之崛起。
罗马帝国建立的对西方世界各民族的征服和压迫上,所以罗马帝国必须灭亡或不可再现。中国北方的军事强权都是对别个民族的征服和奴役上,所以没有一个北方政权长久。
天道就是人道说起来是一句话,理解起来则需要说明和很多知识基础,做起来更是不易。
在寻道之时还应区分人道与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是西欧社会中存在过的一种现象。西欧在战乱和瘟疫交织替打专题下,西欧人口处在滨临灭绝的历史关头,西欧人选择了生存下去,因而产生了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就是尊重生命,人想尽办法活下去,保持人类社会的存在。
人道主义在西欧能存在,是当时西欧人的共同选择,当时的奴隶后裔,少量的征服者,教会,和各行各业,都接受了尊重生命的观念,人类联合起来,共同战胜野兽世界,战胜瘟疫,战胜那不存在的鬼怪。
特别是教会,到人口多起来了的时期,还强调教会是人道主义的执行者和鼓吹者。
人道主义能进入西欧大部分人的观念,是西欧当时的社会特征决定的。就象中国的孔孟之道和儒家能进入中国的大部人心中样,由中国的社会特征所决定。
人道主义的中心是尊重生命,文艺复兴后,才加进了一些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甚至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等内容,真正较深入人心的还是尊重生命,不滥杀。
人道主义是西方的名词,翻译过来时借用了个“道”字,指的是西欧当时的一种社会存在,没有中国学文中的字面意义,其实“主义”更接近“道”的意义。
就是有道之道也有多种,崇祯当时选择的是中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