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金兵侦察式进攻长城以北的三卫后,崇祯得知后金军的意图是进军蒙古,崇祯就通知辽东的关宁军,推进到大凌何东岸,在东岸修城堡,蚕食辽东地盘。
留守在沈阳或辽东的金兵因东江镇撤走了,山东军还在适应新接收的地盘,暂时还无进攻力,也就大胆的调集辽东的金兵,由阿济格带队,出兵迎战辽东军。
金兵观注明军的动态,也应对明军的主力动向,发现辽东再没有主力了,自然是调集军力与辽东的关宁军在大棱河东岸一战。
袁崇焕出动关宁军的主力三万多人,建了三个简易寨子,成品字形护住中间正在修建的城堡,修城堡的民工,在战事吃紧时可以先撤退。
袁崇涣的品字形寨子有炮,辽东骑兵在寨子附近,金兵来攻就战,金兵不来就修城堡。
在另一时空,金兵因崇祯二年抢劫了大量粮食,而有实力发动大凌河之围。现在金兵因粮草不足而改为先打蒙古等弱小,大凌河明军在西岸的城堡建设好后,没有受到攻击,反而先过河到河东挑衅。
对于明军的挑衅,金兵自然是应战,就是在辽东的少量金兵也有打败明军的决心。辽东的少量金兵加起来也有二万多,再加上蒙古兵一万,明军也必须小心应对。
大明和后金兵力相当,都是以骑兵为主,后金是精锐部队,辽东明军也相差不远。
明军三个临时营寨相隔不远,营寨之间的中间地带在炮火覆盖范围内,营之间可互通信息,甚至在后金没有进攻之时可以进行人员物资交换。后方修建的城保也在炮火射程之内,后金想破坏在建之城堡也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袁崇涣所带的辽东军,不与后金军决战,只是凭寨防守,想重演宁远二次大战的战例。后金虽是进攻方,也要想办法进攻,不断变换进攻方式和重点进攻点。明军与后金兵在辽东相峙。
大明新军与后金接战不多,在后金眼里是比神机营强一点的军队。朝鲜驻军是一个后金兵还不了解的新力量,朝鲜方面的封锁和鸭绿江又阻断了后金获得朝鲜的情况,朝鲜又从没有主动进攻过后金,后金兵也没有留兵防守朝鲜。
朝鲜驻军密切观注着关宁军与留守的金兵的战事,正在二者打得不可开交时,朝鲜驻军出动了。
朝鲜驻军是一个金兵并不太清楚的军队,是抽调禁军精锐和沿海海防军的精锐编练而成。后来加入的朝鲜人也是原朝鲜的军丁,原先受过士兵的基础训练,加入的辽东人员也是有辽东军的素质,身格素质较好。朝鲜士兵和辽东士兵加入新军后,又经过半年多的严格训练,朝鲜驻军已成为强军。
一支军队的强弱与军官和士兵骨干相关,新加入的原朝鲜人和辽东人也是上过战场,且对后金十分仇恨的人,都是经过选拔的能成为一名合格士兵。
朝鲜驻军是新军的最大的集结地,北京禁军也只有一万多,其它地方的新军都是几百几千人的驻扎,朝鲜有几万新军。
朝鲜是抗金前线,所以有几万大军,是大明重点建设的军队,也是大明新军第一次主动出击的军队,崇祯寄希望其发挥特殊作用,也就是想乘沈阳空虚之机最得一个较大一点的战果。
陈奇瑜一到朝鲜就就把辽东的情报当成了重点,参谋力量又分析了朝鲜与沈阳之间各地的情况,并做出了许多实战中的预想和做战计划,所以在进军时就特别有有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