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明末时,明朝皇族有过百万之众,其奉禄超过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一,已成为朝庭和天下的严重负担。对皇族的问题,必须当做一个严重问题来处理。
处理了福王事件后,崇祯在京召集了一次皇族会议。
在大会开始之时,代王说:“皇上臣有事启秦,皇上节俭,我们也拥护,先前皇族聚会有爪果,点心,现在节约,没有酥果,我们也理解,毕竟遭灾时期,可我们是皇族,茶水则应供应一点,怎样茶叶都没有一点,就一点白开水,有辱我们皇族的身份,望陛下明鉴。”
崇祯说:“代王明白现在是遭灾时期,乃我皇族的大幸。我们现在不但遇到自然之灾,还有人祸。内有叛民造反,外有强敌寇关。这次入寇的后金,只不过只有十万精兵,不到百万之众的小部落。朕在宗人府查看过,有太祖血脉者达五十多万人,加上王妃等家人。超过百万之众,我皇族男丁也有十万之众。现在后金女真与我们皇族在人口上差不多,后金想与我族决战,众位认为胜负如何。我们胜了不但可以延续我朝众皇族的生活,还可腾出手来剿灭叛军。如果我们败了,那我们会怎么样,众人也许了解前朝的许多事,一个王朝被灭的皇族还能剩下几人?今天召集大家来,就是要众人议一议有关我族怎样胜,或怎样活下去的问题。胜了一切都好办,败了,大家命都可能会没有。现在大家能座在这里轻松的喝口水,也不错,没有命了,水都没得喝,只要命在,一切都好办。”
所谓众议,众人各有各说,什么不能养兵勤王,什么不能读书做官,也有人说后金之事只是皇上的事,与皇族其他人没关系。
议了许久,议不出任何结果,说客观原因者有之,猪队友说蠢话者也有之,就是没有人提出有效办法,或提出对有效办法有提示作用的问题。
后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练就精锐之师,许多贝子、贝勒也能上陈杀敌,有的还是勇将,象莽古尔泰之流,有的则是优秀的统帅,象皇太极、多尔滚之流。
后金女真人有优点,也有缺点,其缺点就是受原来的存在趋势影响,要改变则困难较大。皇太极以大汗的身份,是建立在胜利的基础上,才被允许做出轻微和改变,其改变也是为了后金走向胜利而变。
后金的改变也只是轻微的改变,除了维持原先的军事体制外,生产达不到正常国的生产,官僚体制达不到正常国家的体制,族民政策也在游牧部落与奴隶制度边缘徘徊。
要破后金,阻止其军事胜利是最直接的方法,而对影响其胜利的方法的有关内容施加影响则可能引起战略转变。
大明的官僚体制虽然也有许多问题,但比后金还是要先进一点,皇帝的权力也比后金大一点,生产能力则远胜后金,只是军力荒废,或军力被文官瓦解了,在强军基础上适当的改良还是能与后金一战。
崇祯对大明的皇族很失望,本身对皇族也没有多少感情,只是拥有了皇帝的大义名份,也就必须对皇族尽点责任。
因为任何穿越到古代的穿越者,都会遇到古代皇族之事,就象现代政府,任何一届政府都必须面对那些离退休的老人问题,必须妥善处理。
崇祯对文官系统也很不满一样,现在对文官系统必须容忍,对皇族也就必须容忍,对文官必须改造利用,对皇族也就有多少利用价值就利用多少。
既然众皇族没人提出什么有效意见,现在崇祯必须自己拿出解决方案。崇祯说:“成祖时期定的藩王政策还是要执行,各藩王必须在就藩地点的规则还继续执行,但藩王以外的皇族不受此限制,就是藩王继位前也可行走天下,继位时才必须回封地。”
宗人府原先由皇族管理之时,总是难免厚此薄彼,是人都难免有亲疏观念。现在,崇祯皇帝任命皇族以外的人管理宗人府,只有皇族以外的人管理,才能公平的对待众皇族,众皇族必须服从宗人府的管理。
原先大明的宗人府,只是众族老争权的地方,也只是调和众宗族的关系和按众族老的意见办事。清朝的宗人府却是各宗族人员最害怕的地方。现在大明的宗人府,虽然不需人众宗人害怕,但也要成为能够管理宗人的地方,而不能只按族老的意见办事。
崇祯继续说:“皇族允许读书,也允许任官,到底能任什么官,就看其能考到什么功命,有什么任官资格就任什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