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正式发展成为奸商,成为崇祯必须打击的对象。当然晋商在走私和间谍行为后,付给边境军官、地方官和某些大员的的利益也增加了,还把关系发展到朝庭,即便宜于获取情报,也为了找到更强的后台。大明朝中许多人,山西和宣镇也有许多人被拉下了水,再加上当时大明腐蚀成风,许多人都认为法不责众。
还在崇祯元年,皇帝系统建立民工队,收购粮食时就在许多城里遇到了商人的竞购粮食,那时就因有商人大量的竞购粮食而感到有不对之处,就开始让情报部门了解。
经情报人员的侦查,目标都集中到晋商上,后来经详细了解,晋商不但是收购救灾粮的竞争对手,而且是社会腐蚀的促进者,晋商通过钱财贿赂官员,进行所有赚钱的生意,即拱台物价增加平民的生活困难,又以特种物资资助后金发展,到后来还帮入寇的后金组织后勤供给,收集情报卖给后金。
情报部门调查晋商有两年多时间了,基本上了解到晋商的行为,也掌握了许多证据,等待的是一处处理时刻。
晋商也由商业行为衍变为汉奸行为或间谍行为,做为皇帝的朱弘自然就把晋商列入重点查处的对象。
以前边关许多军官也是晋商党人,后来由于人员变动,象李信在大同,田见秀在昌平。大同和昌平对官商勾结有一定的抑制性,也同时查禁边关贸易中的贿赂行为,晋商就迅速转向了宣镇或张家口。
先前几年情报部门只是暗中探查情况,掌握证据。早几年由于没时间精力,也因为证据不足,没有总体上处理过,现在到了查办的时间了。
旗手卫、锦衣卫和禁军突然出动,操了八大晋商的家,抓了其主要人物,也在全国多地同时查禁了晋商的商行,如北京、山西、张家口等地。旗手卫,军队对晋商和天下人说明只是查处向后金提供粮食和铁的商人,不是禁商,通过京报也说明,向后金提供铁和粮食的恶果。
查操晋商之举,在北京地区出现的严重的反应,以官员为代表的一股势力,群起为晋商说情,以在后金入寇中损人破家为代表的一股势力要求严办晋商。先前京报只是向天下人说明情况,可北京近郊的市民却愤怒的要晋商偿命,甚至衙门前都有市民喊冤和要求惩办帮凶。
案情审理拖了一段时间,在大量的证据前,八大晋商不得不认罪,范永斗做为向后金提供物资的中坚者,在市民前杀了以平民喷,其他晋商可以购命购罪,操家所得的银子也可用来购命购罪。
在市民前杀的一个确实是向后金提供违禁物的中坚者,有必须,市民的怒火需要平息。
即于允许购命购罪,崇祯认为能做生意的人都是人才,如果转做合法生意,也许是有用人才,另外,朝庭确实需要钱,因为快揭不开锅了。操家时操到了一千多万两银子,购命购罪时也得了一千多万两银子,一时多了二千万多两银子。
范家和其他八大家的大部分现金,良田都几乎被没收,只是留下了住宅和部分金银再次起家。表面上,八大家只剩少量现金,实质上还剩多少,只有八大晋商自己清楚。
在处理晋商事件中,朱弘也树立了一个处理官僚的原则,就是打破了官员认为的法不责众的习惯。
以粮铁与后金交易,就是资敌,资敌就等同谋反,谋反大军无论有多大,也一定要剿灭。处理谋反事件,是有关生死存亡的大事,必须要有下重手,作大手术的决心,无论有多少人参加了晋商的行动,或有多少人为晋商求情,都绝不退缩。
首辅和御史参与了晋商集团,就操首辅和御史的家,有多少地方官员为晋商一党的关系,摆免多少地方官。
崇祯对官僚体系总是当做准敌人相对,只不过还没有时间精力整顿,或现在不宜全面开战,但个别案件还是狠专不饶,如先前的有明显的贪污证据的官员,现在的资助后金粮铁的官员,能查就查。严重者,操家,不论财产多少都收归国有。次要者,罢官、降职或调整到次要位置,其目的是为了减轻官面层的对朝庭的反感。更为重要的是空出一此职位,现在胥吏由胥吏局掌握,也就是由皇帝系统掌握,只是胥吏担力,或办事能力强,少一些官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