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魁在打败并赶走了郑芝龙的大战后,就在做下次再战的准备。李奇魁深知郑芝龙还会来再战,也很想战胜郑芝龙,取代郑芝龙霸占大海,于是向刘香借兵。刘香原是郑芝龙十八芝的兄弟,深知郑芝龙的厉害,而观念上又与李奇魁相近,都不同意向大明招安,刘香决定先打败了向大明招安的郑芝龙,才能发展自己的海盗事业。于是派遣了大量船只加入到李奇魁的队伍中。
得到增援的李奇魁,也抽调一批精粹的舰船隐藏在后,也希望前面打得最激烈时突然参战一举击溃郑芝龙。明朝时是信息不通,对李奇魁的准备工作,联合舰队并不清楚,密探只知夏门的船时常进出,就是没有探到船增加了许多。
实战如计划的一样,郑芝龙先与李奇魁接战后,杨普准备再从侧冀突然攻入。正面的郑芝龙与李奇魁互有损伤,正在战斗激烈时,侧冀的杨普则舰队突然攻击李奇魁侧面守卫船,几乎歼灭了侧冀守卫船。李奇魁只得急忙把预备舰队投入战斗,李奇魁的预备舰队加入后,重新守紧了防线,没有形成大溃败。
其实杨普也考虑过是不是猛打猛冲,一举击溃李奇魁。许多战场机会只有一次,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就看你怎样把掌握。杨普主要还是考虑自己的舰队的经验还是不多,素质还是有待于提高,于是选择了稳步前进的战术。
杨普也没有考虑到李奇魁有那么大的预备队,以为没有阻挡自己舰队的力量了,所以选择的稳稳扎稳打,也是受了朱弘观念的影响,没有胜之前先考虑败,不败或不被歼就有壮大的机会。
杨普的攻击虽然没有击溃李奇魁,但自己的船也损失不大。李奇魁损失了少量侧冀船也损失不大,那点损失不足以决定胜负。其后,双方都在整形,在攻防中战斗。
双方都调整阵形,都想以实力和勇气进行战斗,联军在外围,便于展开,李奇魁占主场之便,来往方便,便于补给。第二天的战斗比第一天的战斗猛烈得多,杨普队的人员也算经过了血与火的考验了。战斗中双方的体力都消耗差不多了,各自后退,官军或联军后退五里休息,李奇魁退居海港休整。双方虽然都很疲惫,都布置了明岗暗哨严密防守。
对李奇魁来说,平时比此时的防守还要松弛都平安无事,此时是战时,岗哨严格得多,自然不会想到可能会有意外,可问题是当时夜晚确实出了意外。
李奇魁主要防范的是海上,视金门等岛为前线,物资大都存放在后面一点的夏门,在夏门的守卫力量和往常一样,并不特别多,当晚的警戒视角都在大海的东南那边。当时水还比较冷,可就在第二天大战后休息那晚的零时过后不久的夜深人静之时,夏门西北面与大陆之间的一个小岛边的水里面出现了几十个人影,模掉已基本上处于睡眠中的哨兵后,几条小船静静地带着一批夜影进入了小岛,并迅速控制了小岛,其后,许多人进入了小岛,没有出现意外。
这些人影就是海军陆战队和蛙人部队。二点钟时,小岛对面的夏门岛边水里,又出现的几十个人影,上岸后又模掉的哨兵,小船又带一先先遣小分队上岸,并迅速扩大岸边控制区,海军陆战营迅速登上夏门岛。就在第二批人到夏门岛边时,出现了了意外,此时只有一个连上了岛。
也许是夏门是主要的岛,也许地盘大一点,陆战队的先锋队前进时刚好有人出来小便,刚好那小便之人不是普通人,而是海盗,以海军陆战队的身手,几人才制住他,且在制住前弄出了响声,接着后面就出现响声,有人出声问话,大概可能是哨兵,也可能是那小便之人的朋友或小队长之类的人。那人见问话没人应,拿起乌统就一枪,可能是朝天打的还比较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