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在小朝庭展示了面对大朝庭的军事内容,经众人相互讨论和相互解答,大都能达成一致意见,也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文武分班就是要平衡朝庭的权力,改变先前那种以文制武的不合理局面,希望多少能削弱文官的过多的权力或文官之间的党争。我们小朝庭主要是做些大朝庭做不了的或力量达不到的地方事务,但小朝庭的存在多少也会削弱文官的权力,小朝庭也必须争取自己的权力。
勖勤宫不算很大,宫内的床和许多东西也清开了,多了许多座椅,二十多人在其中也不显得拥挤。彼信王的少年时期,万事不出头,一向沉默寡言。现在的朱弘,虽然也言语不多,但为了自救,为了救天下,不得不多说话了。
来勖勤宫开朝会的众人,开始,大家还正座在椅子上,等正规程序走完后,大家就不太规矩。
原先在信王府办学习班之初,大家出于对大明王爷的敬重,或在王爷的威望前,不敢乱说乱动,朱弘也勉为其难的充当教师。后来大家熟了,特别是理解了朱弘的志向后,大家就随便得多,大家年纪都相差不远。
朱弘继皇帝位后,怕大家会生疏,搬用见皇帝的礼仪,于是见到原信王的下属都抢先打招呼,按原来的习惯和方式交往、交谈,连自己的称呼上也和原来信王时期一样,称“我”,从不称“朕”。
其实是朱弘多虑了,年青人就是想保持原来那种关系,只有杨令、李信等年纪大一点的人为人处事比较正规,保持即可向随便方向发展,保持过去那种关系,又可向礼仪方向发展,不失君臣之礼。
朱弘在小朝会完成正式内容后说:“大家休息一会儿,接着我想听大家的想法。”
不久后,二十多人分为几群人在交谈。最大一群人是杨令交谈组,杨令端座在中间,常延年、徐得水侧座在两边,周围围了一圈人,十多岁的人居多,都是军事爱好者。
常延年说:“文武平衡,武将也会有权了,父亲要是听到此消息,该会有多高兴。”
徐得水说:“削弱文官的权力,并不是惩治文官,而是削去文官过多的权力,过多的权力和过份的精力也是党争的重要原因之一。”
杨令说:“小朝庭的存在,也不是为了与文官争利,而是为了办事,大朝庭与小朝庭主要是处于互补之中。当然,文官争权,把天下万民的一些权力和皇帝的一些权力也争去了,那小朝庭必须帮助皇帝和天下万民争回来,我们就是要争回救天下的权力,争回为天下万民办事的权力。”
另一群人,李信正座其中,黄宗羲也在座,也围了一些人。李信说:“军事工作是重点,经济是军事的基础。”
黄宗羲接着说:“经济策略和内政同样重要,且许多事需要小朝庭的人做。”
何功能说:“我背一下经济策略和内政的内容,看没有没记错,其主要内容是:
1、成立钱庄,把原先的四海钱庄扩展为大明皇家钱庄。
2、制造长城币(银币)、黄河币(金币)、纸币。
3、向南方和米市购粮,贮藏于长江沿岸,以备急需。
4、组织流民开荒,耕种。先组织流民队伍的管理人员和队伍。
5、长江沿岸建粮仓。准备向北方和灾区运,同时向台湾和矿山运灾民。
6、继续开展贸易。
7、成立科学院,当前科学院重点在于了解和调控那些对水需要不那么高的粮食品种,如红署,玉米,土豆之类种植品种。再者就是水利罐概,水车的类型和制造,食品加工也列入重点。”
朱弘听到众人对自己策略的理解,感到众人慢慢成长起来了,现在正是用人之季,将来信王原班子还是能担大任的。朱弘感到满意之余,也在深思下一步军事问题。
整顿军备,即要整顿原先的军队,也应大力发展以信王府侍卫为基础的新军,重要的还是军事体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