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信,懂异山,李得金南下不久后,信息组的朱金华向朱弘汇报收到在鸡婆窝的培训基地的基本情况,朱金华说:“鸡婆窝的培训基地已走上正规,原先那七个连的早期力量被派往各地。懂异山、李得金带二个连进入了黄帮主的地盘,其中一个水军连,一个岸防连,先前是分散在苏州,常州,镇江的运河或长江边上的有纤夫居住的地方或帮会势力范围内。陈胜利、何志豪带二个连分散芜湖、九江、沙市,就是陆路三连也先借助长江帮的地盘,分散在九江、南京、武昌附近找了个地盘训练陆路力量,以后再慢慢再向浙闽,赣粤,湘粤的主要陆路或交通要道发展。”
“第一批的七个连,分散到长江沿岸各在,大都以排为单位,招有关人员参与训练,有的地方或纤夫多且分散的地方,更是半个排或一个班在指导人员训练。纤夫习惯于集体行动,训练起来较快,镖局或江湖好汉,愿参加训练者,也是有功夫底子或有从师学艺的经历,也易接受训练的内容。到第二批鸡婆锅连队派往各地时,第一批的连队已训练出三十多个连,加上第二批的连队已达四十多个连队。更多的连在训练中,所缺的是武器,许多连队用木枪代替训练。”
“到天启七年的五月份,第二批鸡婆媳窝的训练连队也派往两个长江帮的纤夫区域,与最初的七个连已训练出的纤夫军力相结合,已有几十个连的精锐人员,同时民政班的短训也有学员结业到了帮会区域指导帮会区域建设。鸡婆窝的训练基地在二期训练连队结束后,就转为研讨军事和民政问题为主,在研讨的基础上再训练军事干部和民政干部,力争训练出一批适合当时社会的军民队伍,士兵的训练由纤夫区域负担。”
朱弘听了情况汇报后,也感到满意,朱弘说:“武装力量在长江的存在比单纯情报人员的存在要好一些,在长江的力量也是自己的力量,为以后的生存增加了支持。武装力量需要经济力量支持,那经济情况总体怎样?”
朱金华说:“此时,四海公司的客运事业也发展了好几个月,也拥有了许多客运船,加上五湖公司和四海公司的其它贸易,光信王手下的贸易就占有了相当的数量,也可以算是一个力量了。贸易公司和帮会的经济都运行良好,除支持武装力量外还略有结余。长江贸易的增加,也就是长江的纤夫人数的增加,信王贸易人员,纤夫,都成了相互相成的发展力量。由于信王贸易队和四海公司也吸收了许多长江帮的人员,所以纤夫队伍这几个月增加了许多人,纤夫的人员主要是原先的纤夫介绍的人加入,其成员主要是亲朋和同乡。”
“第二期战兵到达位后,拥有几十个连队的纤夫帮已成为长江的巨大力量,但由于信王所要隐忍,所有连队都分散训练和生活。水军也达到二千左右的精粹力量,但需要分散活动,成为与官军水军周旋的力量。岸防军也进入了各地的纤夫群体中,成为了保护纤夫生活的中坚力量。”
“现在鸡婆窝主要是训练干部,普通士兵各连队在各处都可训练,由于长江帮大多都是纤夫,习惯于团队行动,训练起来比按戚继光的《练兵实纪》招的普实农民还快,如果说普通农民三个月能掌握基本动作,纤夫二个月就能掌握。”
鸡婆窝的连队和训练的管理人员加入到纤夫群体,就象原先有水管的装置,水一来就能按水管分散到各处,没有出现任何的拥挤现象或人成堆的现象。有纤夫的地方就会有军事训练和民政管理。纤夫对组织的管理也乐意接受,因为管理还合人心,合人心的管理让纤夫感到有家的感觉。
长江帮原先就存在,大江沿岸都有纤夫在讨生活,原先利用纤夫身份,利用小船夹带一点私盐,有微小的收入也活了许多人的生命。现在组织加强了,运转更便利。
长江各地的水路水运主要还是官府和水军在管,水军也知纤夫穷得吃的都没有,有小船转运纤夫也是平常之事,官府和水军的主要争对对象不是纤夫,或对纤夫观注不多,加上纤夫有事时推、磨、求、闹、逃,官府也没法。
长江帮对官军或水军采取回避之策,对土匪则顺其自然,能抢占土匪寨子,也不客气,特别是水匪,各个湖区都适当的抢占有水匪的水寨。
何志豪在武昌或湖广,首先是带队分散练兵,训练纤夫或纤夫帮选拔出的人员,训练差不多时,也关注陆路交通的情况,因为计划何志豪带队从陆路进入广东。
第二批连队到达之时,人员就相对多了一点,何志豪就开始带队南下。在崇阳与临湘的官道之间,有时闹土匪,纤夫正想与土匪交手,不但不回避,还想寻找。
何志豪先派了一个小队进入崇阳与临湘之间,了解情况熟悉地形,在土匪最有可能出现的时间里,何志豪华带二个连队走向那个区域,那两个连队中,一个是岸防连的基础,一个是陆路连的基础,都是当时最精锐的连队,陆路连许多人都是江湖武林高手经过士兵基础训练后的连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