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轲和凌揽月坐在一边,沉默地看着萧纬将齐王府的一切倒得一干二净。求生的本能让他似乎瞬间记忆力大增,绞尽脑汁将记忆中所有知道的齐王的秘密都说了出来,仿佛生怕说得不够多萧九重不满意。
其中自然也包括齐王的一些想法和打算。
等到萧纬被人带走,秦轲才轻叹了口气道:“没想到啊,齐王的嫡子,竟然这么……”一时间,也有些不好形容。
凌揽月倒是能理解,托腮道:“他才十六岁,以他的年龄和阅历来说,今天过得有些太过刺激了。”
秦轲不以为然,笑道:“凌小姐也没比他大多少啊,我看倒是比他沉稳得多。”
凌揽月在心中苦笑。
她真正十六七岁的时候,只怕还不如萧纬。
萧九重看向两人,抬手拿起旁边桌上的一本册子,道:“高明所说的彤册,朕已经拿到了。”
这话一出,两人立刻都闭了嘴,目光纷纷落到了萧九重手里的册子上。
明黄绢帛的外封,并不算厚实的一本册子。
“要看看么?”萧九重问道。
这一瞬间,秦轲和凌揽月的想法空前一致,齐刷刷地摇头。
开玩笑,这是他们能看的么?
萧九重低笑了一声,随手将册子丢向了秦轲,道:“看吧。”
秦轲手忙脚乱地接在手里,只觉得嘴里十分苦涩,拿着册子的手仿佛有千钧之重。
他扭头去看坐在旁边的凌揽月,凌揽月却已经先一步离他远远的了。
有些东西,不能随便乱看。
但当皇帝当面要求你看的时候,不管里面是什么,你也得看。
秦轲在心中暗叹了一声命苦,低头翻开了册子。
宫中记录帝王临幸嫔妃的册子,有专门的女官以朱笔写就,故名彤册。而负责记录的女官,名为彤史。
未免秦轲看不到该看的地方,萧九重还十分贴心地在其中某页夹了一张书签。
昭宁十六年五月十六,帝夜宿清云宫。
昭宁十六年?秦轲想了一圈儿,立刻放下心来。
萧九重是先皇第九子,生于昭宁八年。
萧九重后面只有两个皇子,分别生于十二年和十五年,都没有活过十岁。昭宁十六年以后,宫中就再也没有皇子出生了,倒是有两位公主,但时间也对不上。
只要跟皇室血脉无关,都不是大事。
不过……
秦轲疑惑地道:“这有什么问题?”这上面也没涉及任何嫔妃啊,话说当年清云宫住的是哪位妃子来着?
萧九重道:“朕已经让人查过封存在宫中的彤册,跟这上面有差异的三处都是先皇夜宿清云宫。”
秦轲和凌揽月齐齐看向萧九重。
萧九重道:“封存的彤册上,写的是先皇独宿钦安殿。”
“……”这是什么意思?先皇临幸了清云宫的嫔妃,却不想让人知道,于是授意彤史写了独宿钦安殿?
有这个必要么?
在这后宫中,先皇想要临幸哪个女子,谁敢多说什么?
半晌,凌揽月突然道:“清云宫…不是冷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