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祭天(2 / 2)

南明北归 思归北鸿 0 字 2021-09-25

“公主三思。齐王势大,陛下也已无可奈何。公主出面,又何以阻止呢?”

“是呀公主。齐王已经答应,会仿效宋太祖优待柴氏一门的前例,即位之后会好生侍奉陛下和公主。若公主冲动前去搅局,齐王恼羞成怒只怕……”

“糊涂!”长平趁这功夫已穿好了鞋子,训斥道:“你们懂什么?什么仿效宋太祖,无非是要我们姐弟束手就擒而已。古往今来,多少末代废帝被新朝凌辱至死。眼下只有一条路,就是豁出去和徐枫拼命!你们若是忠于我,就要听我的话,咱们一刻也不能耽搁了。”

这些宫女没受过多少教育,被长平这番话一噎,顿时哑口无言。“奴婢们听主子的就是。”其中一个宫女率先站了起来,一路小跑去打洗漱的水。

有了这第一个,接着便有第二个、第三个……宫女们纷纷站起来,各自忙碌了起来。

这天的南京是难得的好天气。万里无云的天空上是一轮散发着金光的太阳。南京城的南郊已搭起了十米多高的祭坛。

文武百官位列两班,站在祭坛他们。身着衮服的朱慈炯手中捧着象征国家权柄的御印缓步向祭坛上登去。

坐在祭坛最高处的徐枫心里也明白,朱慈炯手里捧着的御印并非是“传国玉玺”。

当年朱元璋的手下大将徐达攻进大都之前,元顺帝就带着传国玉玺逃回了蒙古大漠,后来两百多年里一直在蒙古辗转,最后落在了林丹汗的手里。

可林丹汗最终败给了满清,自己也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而他的儿子额哲为表恭顺,将玉玺交给了清太宗皇太极。

似乎也是从这一刻起,大清王朝拥有了正统性和合法性。

所以,这时的徐枫,望着步步登上祭坛的朱慈炯,心中也不免有了几分遗憾。

不过,他依然是很兴奋的。只是这兴奋之情要被理性牢牢地束缚住。他正襟危坐,不露笑容,只是静静地望着朱慈炯的登坛。

他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自从他联合李定国发动兵谏以来,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或许,自打他莫名其妙地穿越以来就在期待着这一天。

他从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白丁,凭着那么点微末地现代世界的常识和历史知识居然能做到左右逢源,从洪承畴到郝摇旗,从高一功到左良玉,再从阮大铖到朱慈炯……

回顾自己这两年多来的惊险生活,他发现他所历经的每一个人,无论忠奸善恶,最终都成了自己的垫脚石,都成了铺就自己锦绣大道的一颗颗小石子。

难道他们甘愿做活**吗?难道他们没有自己的诉求吗?当然不是。只是他们的诉求能够被徐枫利用。或是欺瞒,或是所谓的“事后诸葛”,正是因为他们的底牌被徐枫看得一清二楚,最终才能成就这一番不可思议地成就。

想到这里,徐枫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但他不能将这种情绪流露出来,或者说尽量不流露出来。

这时候,朱慈炯已手捧御印来到了徐枫的身前。徐枫急忙起身,向朱慈炯行了跪拜得大礼。

这也是徐枫最后一次跪拜朱慈炯。朱慈炯受下了这一礼,然后将御印高高举起,大声说:“朕即位以来,夙夜不懈,以为国谋。然满清入寇,国土寸失。幸得齐王扶助,江南子民才得以保全。可见天意如此,朕不敢恋栈皇位。为天下万民计,为我汉家文明计,朕特此将大明皇位禅于齐王徐枫。愿齐王能不辞辛劳,驱逐北虏,为我报甲申国仇。”

“臣徐枫谨遵圣谕。”徐枫说着便也伸出双手来。

朱慈炯叹了一口气,也缓缓地将御印向徐枫的手里交去。可偏偏就在这时,忽听远处传来“咣”地一声厉响。众人都吃了一惊,忙回头向身后望去。

“姐姐?”朱慈炯有些吃惊地叫了一声。

徐枫眯眼一瞧,果见身着女蟒的长平带着一干宫女快步向这边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