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中众人俱是一怔,纷纷向门口望去,只见一名高大男子顶盔掼甲,腰悬宝剑,身旁跟着两员虎虎生威地将军。三人阔步来到门口才停下了步子。
所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的“国姓爷”郑森郑成功。跟在他身旁的便是施琅和刘国轩二人。
三人威风凛凛,宛如怒目金刚。包房中的一众文臣武将都大为吃惊。朱大典手里握着的酒杯也从掌中滑落,“啪”地一声响,杯子应声而碎。
“郑……郑总兵?”朱大典舌头打结,一时间惊慌失措,丑态百出。
他们都不明白,郑森忽然闯了进来,为何没有人通报?
原来,郑森以燧发枪极大地震慑住了守城的兵将,他们便也乖乖地打开城门,放他们一行进来。
郑森问清楚了众人聚会的地点,并留下那二十多个亲兵将这些人看住,不许他们通风报信。鲁王的人虽多,但见识了燧发枪的威力,一个个吓得面如土灰,哪敢反抗。
于是,郑森他们才大摇大摆地进了酒楼来。而这里的军官们早已喝得是烂醉如泥,根本就没在意郑森他们进来,因此也就没有人来通报。
郑森目光灼灼,将屋子里的人都扫视了一遍。众人都有些慌乱地向后退着步子,目光也不敢与郑森对视。
郑森走上前去说:“南京若是被攻破,谁先进城?”
朱大典忙笑着说:“自然是鲁王殿下了。”
“鲁王?”郑森望着他,说:“那朱大人可知,如今我郑明俨也被唐王封了国姓。”
“哦,是是是。”朱大典忙是一揖,笑道:“那就恭喜国姓爷了。”
“我的国姓既然是唐王封的,那我可就要说道说道。”郑森踱步来到了桌前,端起酒壶来为自己斟满了一杯酒,一口饮尽,继续说:“朱大人刚才所言,无非是说国家丧乱,收复了旧都,也得有宗藩坐镇,以安人心,对吗?”
“正是呀。”朱大典强作镇定地回答。
郑森笑了笑,道:“既然如此,那这个人选当是唐王无疑。”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唐王?”大家都议论纷纷:“为何是唐王?”
朱大典也说:“唐王尚在福建,赶过来也非一朝一夕。而鲁王……”
“若走水路,唐王两日便可抵达南京城下。”还不待朱大典说完,郑森就截住了他的话:“藩王进京是为了安定人心。而论起血统来,唐王比鲁王稍近,自也更当名正言顺。”
“荒唐!”李成栋厉声一喝,快步迎了上来,说:“阁下所言,难道是要舍近求远,迎唐王入京吗?”
郑森淡淡一笑,问道:“不知这位将军怎么称呼?”
“在下李成栋!”他抱拳一拱,态度也甚为倨傲。
郑森和施琅、刘国轩三人闻言,面色都是一变。
“原来你就是李成栋?”郑森冷冷地说。
李成栋只觉一股寒气自后脊梁骨冒了出来,让他遍体生寒。“是我。”他有些怯怯地说。
郑森手扶宝剑,只听“仓啷”一声,宝剑出鞘了半分,一抹寒光闪烁而出。李成栋的部将们一拥而上,喝道:“你干什么?”
施琅和刘国轩也是上前一步,同样喝道:“国姓爷在此,不得无礼!”
双方渐成僵持之势,包房中的空气紧张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