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张目一望,只见一杆醒目地“李”字大旗迎风招展,令人胆寒。
“啊?是李定国!”、“快跑啊!李定国来啦!”尚未交手,清军阵脚竟已自乱。
尚可喜心下虽慌,但也镇定。只见他搭弓放箭,正中一个正在逃跑的骑兵。紧接着,他连放三箭,三名逃兵背后中箭,倒毙在田野中。
如此一来,部队溃退的势头才勉强地得到了遏制。
“李定国已撤兵回桂林去了!现在打起‘李’字旗的必然是冯双礼那小儿!”尚可喜高声叫道:“眼下只有冲过去,斩敌将,夺敌旗,才可一挫明贼的骄气。将士们!给我冲!”
在尚可喜的鼓舞下,清军恢复了镇定。他们又扎起密集地阵型,火铳、弓弩和大炮纷纷向明军施放。双方形成了对射之局,爆炸声、铳响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就在紧要关头,一人一骑忽然跃到了湘水边上。清军放眼一瞧,此人身材伟岸,骑着高大的乌骓马,身披金光闪闪的鱼鳞甲,扛起一支火铳,哈哈笑道:“对面的清军鞑子,你们看看我是谁?”
清军一时愣住了。一个可怕的念头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可谁也不敢说出来。
“我乃大明晋王李定国!”李定国高声一叫,然后端起火铳,“砰”地开了一枪,一名清军骑兵应声落马。
清军闻言本已大骇,再见李定国的火铳不用火绳就能射击,更是心慌意乱,纷纷后退。
虽然李定国在湘水前埋下伏兵,打了尚可喜一个措手不及。但尚可喜有骑兵优势,而在这个年代,骑兵是对抗火器部队最有效的兵种。
因为火器装填弹药是需要时间的,而骑兵就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冲过去冲溃他们。
可李定国布阵之处偏偏是湘水。宽阔奔腾地大河成为了天然地栅栏和壕沟,清军骑兵不能飞渡,只能在密如急雨地炮火打击下自乱阵脚。
清军的溃退已成必然之势,即使是尚可喜也无法约束了。就在这时,李定国挽起强弓,冲着天空放出一箭。这箭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直冲天际。
原来是响箭。果然,响箭一响,又是状若奔雷般的喊杀声从清军两侧响起。
冯双礼的伏兵也已杀了过来。清军见状再也不敢接战,拔腿就向回跑。
在冯双礼军的夹击之下,尚可喜的清军一溃千里,惶惶如丧家之犬,直奔南昌而去。而这十万大军跟着他回去的也不过三万人。
但他们溃退回来的时候居然劫掠了一个村庄,每个人的腰间、马的鞍子上都挂着三四颗人头。
他们一路奔回城里一路高声叫喊:“明贼已败!明贼已败……”
百姓们惊慌失措,急忙让路躲闪,看着一路血迹向城内和城外的两头延续而去,听那高呼着“明贼已败”的声音,怎么都不像是获胜的喜悦,而他们的神情更无获胜的从容。
这时的李定国却是从容地率军向桂林去了。他故意释放出自己要撤军的消息给清廷,清廷果然中计。
李定国的这一招欲擒故纵让尚可喜和洪承畴都吃了大苦头,长沙的安全隐患暂时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