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黎明时分,晨雾弥漫。守城的部众正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战斗。但预想中的清军并没有发动进攻,却有一支竖着“刘”字大旗的部队浩浩荡荡地开了来。
黄得功凭城眺望,不禁是心头大喜。他重重地拍打着城墙石墩,说道:“明辅来也!明辅来也!”
“明辅”是刘良佐的字。黄得功如此呼叫,心中欢欣鼓舞之情自然溢于言表。但立在一旁的高一功和郝摇旗却警惕地对了下眼神。
“黄将军。”郝摇旗说道:“刘良佐此时来援,怕也不能解我武昌危局。”
黄得功望着城下尸横遍野的清军士卒,叹息道:“正是。这次鞑子兵是势在必得。不过明辅此时伸出援手,虽不能挽狂澜于既倒,却也能重振我军士气啊!”
黄得功显然没有听懂郝摇旗的话外之音。
于是高一功又接着提醒:“将军试想,若是我武昌危急,刘良佐会来救援吗?这与他往日的做派可大大地不同啊!”
“是啊将军。”郝摇旗不无忧虑地补充:“当日迎战左军,也是我们冲锋在前,刘良佐龟缩于后。此等贪生怕死之徒,此时却忽然伸出援手,岂不可疑?”
黄得功经此提醒果然是心弦一紧。他放眼再望,刘良佐大军已奔腾而来,进入了弓弩手和火铳手的射程范围。
“将军,要不要以箭矢和火铳攻击?”黄得功身旁的弓弩手和火铳手们各自举着弓箭和火铳,扬声问着。
“黄将军,莫要放箭!”说话的是城下刘良佐的一个部将,名唤金声桓。
此人策马而来,冲着城上的黄得功喊道:“黄将军,我们是刘总兵的先锋部队,特来助将军守城。请将军先开城门吧。”
“将军!”郝摇旗一把按住黄得功的手,冲他摇了摇头。
“我心里有数。”黄得功也小声应了一声。然后他冲城下喊道:“黄某感谢刘总兵的相救之恩。贵军既然来援,就先请佯攻清定南王孔有德的主力,以为我军策应。我军也即刻出城,去逆袭正前方的博洛大军。只待收取全功时,黄某定在城中设宴款待。”
金声桓说:“我军一路疲惫,恐怕战力不足,难以牵制孔有德。再说我军只有五千,刘总兵的大军尚在赶来的路上。还请黄将军先开城门,迎我等进入稍作休整。”
“如今是非常之时,清军四面环绕,城门不可轻启,清军万一杀至,则武昌不保。还请将军见谅。”黄得功这样说着。
金声桓闻言便将面色一沉,寒气森森的目光一挑,说:“既然如此,就不要怪我先礼后兵了!弟兄们,给我攻!”
一声令下,这五千大军纷纷弯弓搭箭,“嗖嗖嗖”一阵密集地箭雨直朝城上射了来。
“将军小心!”郝摇旗和高一功急忙拉过黄得功,三人纷纷伏倒在地。
那密如蝗虫一般地箭矢铺天盖地而来,黄得功三人虽躲过了当头一击,但也听得“叮叮当当”一阵乱响,这是箭矢扎在盔甲上发出的声响。
而守城的士卒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猝然遇袭,“哎呀哎呀”地叫喊声响成一片。城上的火铳手和弓弩手顷刻间死伤殆尽。
“登城!”金声桓振臂一挥,身后的士卒们纷纷将锚钩一抛,刚好勾住了城墙外沿。他们拽着锚钩的绳子向城上攀爬而去。
城上的守军正要还击,金声桓又是振臂一挥,“嗖嗖嗖”第二波箭雨纷至沓来,守军们又是死伤一片,乱作了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