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除夕守岁(1 / 1)

杨家的人没有待得太久,早早地回了承恩公府去。白日里过得并不觉得有多漫长,反倒是才感觉没多久似的,夜幕就悄悄地降临了。

今日是除夕,按规矩应该是要守岁的,齐齐地聚在寿松堂。

难得今日徐老夫人好兴致,连李拾月也陪着一同玩了好几把叶子牌,约莫着时辰也将近子时。

这头吵吵闹闹的,那头坐在木榻上的徐令清和徐云序两个,正在比赛小鸡啄米。

“回去睡吧,时辰不早了。”

李拾月从里间走了出来,掩唇忍不住打了个哈欠,方才玩的时候不觉得困乏,这功夫反倒是打起了哈欠。

刚走出来就看着徐云辞叫醒几人,见她出来走过来两步:“你要回澄玉阁,还是今晚歇在碧纱橱,时辰不早了你若回去我送你。”

李拾月往里头看了一眼:“我还是回去吧,明早再过来,外祖母都睡下了我在这儿闹出动静,耽搁她休息。”

说着一同往外走,抬头望了一眼漆黑的夜空:“明儿大年初一,郭家今儿遣人过来,还说郭少卿要随表姐回府。”

“明儿殿下也说带长姊回府瞧瞧,不能久待,就是想回来看看祖母和家里人。”徐云辞嘴角微微地上扬着,他今日没特意地控制,和徐云泊几个没少灌酒。

可他步子沉稳有力,除了眼神略有些迷离外,还真的看不出来哪里与徐云泊他们几个晃悠悠的“酒鬼”是一样的。

酒水是稻米纯酿,那是真真的好酒,也是真的烈性。只是喝酒的人身上会有浅淡的甜腻酒香,李拾月也闻到了。

“到了,太晚了,我就不进去了,我看着你进去再走。”

徐云辞看着澄玉阁的院门,脚下的步子不肯挪动半分。

“好吧,明儿还会见到的。不过让常顺给你熬碗醒酒汤,仔细明天醒了头疼。”

李拾月忍不住看向不远处守着的常顺,收回目光时就看到徐云辞眼中的笑意。

他脸颊许是喝过酒的原因,漆黑的夜色下大红灯笼的光束,隐约挂着两道不易察觉的红晕。

听着李拾月说也不恼怒,点着头附和,一副听进心去的模样。

“行了,你也回去吧,天儿真不早了。”

李拾月退后半步,瞧了一眼他然而对上他眼中的笑意,脚下飞快就像是逃走一般,进了澄玉阁的院门头也不回地冲进屋内。

徐云辞一怔,看着留在门框边缘的一抹裙摆,驻足一会儿这才转身往前院走去。

等人走了,李拾月从门框里面露出半张脸,见人真的走了,松了口气似的往屋里的木榻上一摊。

“姑娘,这是在躲着世子爷吗。”

春绫跟着跑了进来,笑着看向坐在床榻上猛喝水的李拾月,眼中揶揄叫屋内的莲冬有些不明所以。

李拾月没有说话,看到了放在手旁的嫁衣,是她还差一些没修完的花纹的,不过整体已经出来了。

“替我宽衣,我试试。”

今日除夕,她也少少地饮了两杯。屋内的燃着蜡烛,要比廊下大红灯笼的光束亮堂许多。

烛火摇曳着明亮的光束,照在身上正红色的锦缎上,上面是用金线绣了一半的鸳鸯福纹石榴图案,里面是正红色羽缎小衣外搭金丝银红裹胸拖地长裙。

外面穿着金丝正红广袖流彩嫁衣,品红色双鸾翎云锦坠金珠璎珞霞披,束以腰封将她腰肢完好地勾勒出来。

依旧梳着寻常的发髻,立在铜镜前,李拾月转身瞧了瞧。

铜镜不是特别的大,只有半人高,需得秋繁和翠夏一起抬着,才能看得清晰些。

没有穿得太久,李拾月换了下来。躺在床上,她却久久睡不着,只要闭上眼睛就是刚才自己穿上嫁衣的样子。

她不知道何时入睡的,次日一早被春绫唤醒时,眼睛感觉肿肿的干涩。

昨晚想着自己穿着喜服样子,似乎还梦到了徐云辞,也不知道他穿上怎么样,也不说合适不合适。

“今儿戴那套花枝粉玉金簪吧,配我那身海棠红的氅衣,新的一年就该穿新衣裳戴新首饰。”

穿戴好她脚下飞快的就往寿松堂去,果然,走进去时徐老夫人也是刚从里间出来。

“外祖母。”

她笑盈盈地伸出手,扶住徐老夫人的另一侧。

“来得可不晚,昨儿折腾得晚,怎么还这么早起来,若是没睡醒就去里面在眯一会。”

徐老夫人今日也换了一个新的抹额,中间是硕大饱满的碧绿的翡翠,两侧嵌着珍稀的宝石,周围点缀着福纹。

她穿着一袭大

红鹤纹墨色绒毛氅衣,里面是大红素净的交领底衫。

发髻今日梳得饱满工整,戴着一套上好的翡翠头面,上面的点翠和宝石插满翡翠周围。

“本来是困的,一出门好大的风,就把我吹清醒了。又怕冷着,脚下走得快,再慢一点呀估计您就要让常嬷嬷去外头寻我,别是被冻成廊下的那冰棱子了。”

“表姑娘说的也不是假话,今早起来格外的冷呢,今年冬天可不好过。”

常嬷嬷手上端着一碗热茶,递到李拾月手侧,对上她笑意颔首的目光,常嬷嬷微微颔首应下。

表姑娘从来都是如此,看她侍奉老夫人几十载的面子上,从来都会多有尊敬。

就算是莲春她们几个,她看到的也是表姑娘多多尊敬着府上的奴仆,从不说因为谁的出身而去刻意的冷言相对。

相反只要是表姑娘在,就很少会给人难堪的时候。更别说老夫人偏疼,表姑娘都从未出去招惹祸端,就凭这一点,她也是极其高看几分这位表姑娘的。

“多谢嬷嬷,这茶真香,喝下去顺着喉咙,整个胃都是热乎乎的。”

李拾月笑着又喝了一口,这才放下茶碗。她将头低下去一些:“外祖母您瞧,我今日的簪子可好看?”

徐老夫人微微抬头:“这簪子样式不常见,也没见你戴过,是新的的吧。”

“是呀,是舅母年前派人送来的,说是京中最时兴的样式,我瞧着喜欢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