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奶奶终于咳了两声道:倒是个美人
裴府一日不断接收帖子,一面整理贺礼,一面打发人上覆,还得腾出手来预备自己家开贺喜宴,连摆三天酒筵席。
赵氏叹息着摇了摇头,挽过大奶奶的手臂拍了拍。她到了自己的院子,穿过月洞门走了,只留大奶奶在太阳底下站了半晌。
大奶奶与三奶奶互相瞅了一眼,都皱了皱眉。
三奶奶虽口口声声替大奶奶惋惜,可到了真用人的时候,却
过了十来天,大内传出圣旨,升迁张将军至兵部左侍郎;升迁裴中书至内阁次辅,兼文极殿大学士,辅佐军机,参赞朝政,头顶上除了皇爷,就只一个首辅,也几乎算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亲朋故旧一早备好了贺礼,一听圣旨传出来,不管有交情的没交情的,全都忙差人来贺喜。
裴容廷微笑着拍了拍银瓶的后背,银瓶忙提着裙子走上前,才到榻前,便被裴老太太拉在榻上坐下,看看脸,又瞧瞧手。老太太虽然不大喜欢这一路弯眉月眼的柔媚相,仍笑道:是个俊俏孩子!又叹了口气,拉着银瓶的手道,二爷房里这些年都冷清,虽是守孝,也原该放两个人在屋里。我给他选了不知多少,他只不要。今儿难得他看重你,你往后仔细用心服侍,也不必常到我跟前来了。
丫头递上茶来,裴容廷且不吃茶,把手搁在扶手上闲闲点着,不疾不徐回应了,终于道:今儿来,除了给老太太请安,也想把银姑娘带来给老太太与大嫂三妹正经见过。她是南边儿人,和咱们北边规矩不大一样,伺候您怕您用不惯,往后就叫她在我房里,等闲不过来给您添乱。
一壁说着,一壁不住地摩挲银瓶,又叫人拿钥匙开库房,从私房里取珍珠头面首饰赏给她。
满门的荣华都托赖在一个养子身上,老太太多少有些从儿子手里讨生活的意思,对他看上的人也少不得极力敷衍。
大奶奶是个顶没算计的人,听风就是雨,这会子头昏脑涨,心里也渐渐拧起来了。
老太太也没想到裴容廷会如此看重一个丫头,忙命道:快把那孩子带过来,我再好好瞧瞧。
nbsp;老太太也迟了一迟,依旧请二爷落座,满面笑道:难为你惦记着!我都好,就是放心不下你在外头,知道你立了大功,又平平安安回来,昨儿才算睡个安稳觉。说罢又问了他些路上与昨爷皇爷跟前的情形。
百般温言细语,春风慈爱的目光,看得宋氏赵氏心头滞涩。
又嫌这嫂子笨嘴拙舌,不愿分出管家的权来给她,宁可自己一个人大包大揽,把全家人使得团团转,出尽了风头。
而大奶奶宋氏原本就为了银瓶不大自在,如今眼见三奶奶逞能,一脸得意地忙进忙出,更生了一肚子闷气,索性把自己气病了,连第一天的筵席也没起来张罗。
向来大筵席要连着三天,第一天是用来招待自家的亲戚。
宋氏娘家也来了不少,宋夫人惦记自己的闺女,在前头略点了卯,便带着宋小爷到了府后的大房探望。
大房住着个三进的院子,大奶奶蓬头散发倚在红木栏杆床上,见了亲娘唉声叹气,絮叨个不住。宋夫人便劝道:姑娘快想开些罢!娘也知道你受委屈,只是姑娘做大嫂子的,上头有老太太,三奶奶年纪又小,一家子骨肉,磕磕绊绊,舌头碰牙免不了。以后日子还长着呐,只管生起气来,以后可怎么办?
大奶奶冷笑道:一家子骨肉?阿弥陀佛,一个个不把我的头踩下去还算罢了!那赵家的一向在老太太跟前讨好儿,如今又来了个劳什子银姑娘,更是个爱八哥儿的。成日家我们孝敬点吃食,老太太吃了两口,就要说剩下的给银姑娘送过去,原来我们都是孝敬她了!这还只是个通房,赶明儿二爷真娶了奶奶,还有我的立足之处么!
宋夫人笑道:二爷有本事,他跟前的人也难免得脸些。姑娘有这会子生气的,倒不如算就算计,咱们若能和她牵上点什么关系,没准儿还能和二爷亲近些,将来你弟弟的前程也有个门路。
大奶奶天真烂漫,一心想着撒气,合上眼恨恨道:罢、罢、罢,人家是有时运的姐姐,二爷心坎儿上的人,我这穷官儿家的女儿又凑什么热闹?随我自生自灭,死了就完了,你们的事我也管不了了。
大宅门里的妇人,灰心起来总是要死要活,恨不能立即青灯古佛,了此一生,然而睡一觉起来,该置气也还是一样置气。
果然,等到第二天一早,在老太太跟前瞧见耀武扬威的三奶奶,大奶奶又很受了刺激,便忍不住想起了她娘的忠告。
正巧这时节她那陪房李瑞家的求她给自己儿子配个丫头,特特求奶奶说个生的俊些的。大奶奶趁着生闷气的空档,把满府的丫头捋了一遍,发觉除了银瓶那小蹄子没人敢碰,下剩的里头,模样最拔尖的便是银瓶孟不离焦的好姊妹
那个同她一起进府的,叫桂娘的丫头。
大奶奶左思右想,生出一个主意。
倘把二房里的下人说给她的下人,凭那银瓶和桂娘的情谊,还怕没有枕头风吹给二爷?
李瑞家的小子若真能在二爷手里得点好差事,就算不能杀杀三房的威风,对大房也是件好事。
大奶奶想着,当天下午,才吃过了午饭便往二房的院儿里去了,打算探探银瓶的口风。
裴容廷住着府内西边一处五进的四合院儿,今儿下人大多都到正房厅上布置筵席,因此满府都静悄悄的。大奶奶一路穿花拂柳,绕过八字影壁,进了垂花门,顺着游廊走,好容易迎面见着个丫头,才要问她银瓶的所在,却在那丫头急忙走过来,摇着手低声道:我们爷正不方便,请奶奶待会儿再来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