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7月15日,汐绕市碧水湾住宅
自从我们一家三人,从黑衣人那里虎口脱险以后,心里蒙上了阴影,开始喜欢深居浅出,谨慎的交友往来。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后续警察的调查中,确实查出了一大堆人,存在有犯罪的可疑行径,其中真的有祈盼。虽然他涉案不深,但是犯人的口供名单也有他,也是百口难辩。于是一天下午,在汐绕大厦楼下,他就被突然降临的警车和手铐,带走了好几个月。所长都不得不把他从所里的编制里除了名。没人知道后来他在派出所里和警察都交代了些什么,他究竟曾经做过什么,或者他在监狱里经历了一些什么。只是他低调了很长时间,连电话号码也空号停机了。
后来警察告诉我,祈盼在黑市网站上卖出了绝密的远古秘境的复制资料,但是并没有公开内容。他妄想得到横财,所以价格十分昂贵,很快就有懂科考的人高价收购,过来笼络人心。他们虽然背后有组织,但是和祈盼窜通一气,达成一致以后,并不真诚,制订了不少阴谋,祈盼都不知道底细。
所谓急功近利,物极必反,有些人就算改过自新,人品和学历难成正比是新时代的现实问题。服刑期间,他精神上一定也深受打击,萎靡不振,他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从犯罪心理和焦虑情绪中走出来吧。不过我门从此拒绝和他继续来往,原谅也好,失望也罢,大家吃一堑长一智,尤其是我。
……
“你好,紫星副所长,如果最近没什么事,你最好来一趟南极,这边还是需要你的。你不需要带别人。”这是我最近收到的一封电子邮件,是新队长杨默秋发来的,虽然没有催我,但是他们也是建议我去,责旁贷啊。
凭借副所长的身份,几通电话,就让我我很容易的从专线航班上调取一个出境名额,随时出行,奔赴前线。相比组员来说,我的生活还是要轻松很多,很有优越感。
不出两天的行程,不算奔波,我就从办公室去了南极营驻地,赶到了事发前线,同行的是一名外派记者。
南极营那边天寒地冻的,营地条件还比较好,感觉就像去了哈尔滨,应该说漠河比较相似。如果没有冰原风暴的来临,一切都风和日丽,没有危险。
如果不是极夜,气温????????????没有降低到必须窝洞的程度,我们也没有遇到极寒低温。但是我们住宿的地方,空间狭窄,物需也不算充足,但是正是这种简陋的条件,让我们得晚饭变得更加珍贵和香甜。
附近方圆几百公里之内,有很多国家安置的营地,虽然设备简陋,人口稀少。但是院子里都插着国旗,停放了特制的工程车,雪地车和冰原车。
穿着保暖工作服,我们走路就像企鹅一样,摇摇晃晃,但是凛风略过,抗冻效果很好,我们有机会出去溜达一圈,和冰原上的企鹅一起拍合影,摸摸他们光滑的小宝宝。我们在冰窟窿附近偷了个蛋蛋,准备拿回去孵化,然后人工饲养起来。
我们居住的营地有24小时恒温空调,不出门就感觉在家里一样。我们工作的位置在联合国旗下的特殊会议接待室。窗户外面,日光锋芒,万里云,旌旗飞扬,庄严肃穆。五颜六色的国旗一字排开,尤其是联合国的大旗,格外耀眼。心中满怀着激动和荣耀,大家被集合召开会议,日程表安排的满满的,按部进班,秩序井然。我们去了才感知到这里有很多海内外的高层管理人员,气氛十分严肃紧张。
我的苹果手表每隔2个小时就有会议提醒,录音笔全程记录着,本子写的满满的,笔耕不辍。每个人都有特殊的任务安排,程序紧锣密鼓。因为我们专业不同,就有不同的组长开设小会议,大家国籍不同,但是此时穿着统一样式的工作服,思想上拧成了一股绳。我们讨论的核心不仅仅是一件事情,我们在营造一种高端的工作心态和精神涵养。